八年级语文科期终练兵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年级语文科期终练兵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南侨中学期末练兵考试

八年级语文科试卷

题号得分二 一 (一) (二) (三) (四) 三 附加题 总分 说明: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基础整合,积累运用。(24分) 1.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1分) (2)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 (3)杜甫在《春望》中感叹时光流逝,离别愁绪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2分)

(4)刘禹锡在《陋室铬》中暗写自己隐居陋室,远离官场浮华,省却劳神费力的闲适生活的句子

是 。(2分) (5)默写完整李白《渡荆门送别》。(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孔子云:何陋之有 C.是谓大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佛印绝类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阅读下面 一段话,完成3——5题。(7分)

如果评选2008年中国网络最流行的语汇,“山寨”绝对能 jī shēn( )前二名。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正在播出山寨电视剧,剧场里最火爆的事山寨话剧,网上最红的事山寨明星……层出不穷的各种山寨版似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山寨文化俨然成了气候,甚至有人惊

呼“无人不山寨”。一时间,似乎只要有正宗原版,必然会出现山寨版。人们对山寨现象的看法 bāo biǎn ( )不一,而对来势汹汹的山寨现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Jī shēn ( ) bāo biǎn( ) 4. 你对“山寨现象”持什么样的观点?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2分)

5.使用下边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领域 惊呼 流行 层出不穷 来势汹汹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第6题(4分)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6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分)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2分)。 二. 阅读(46分)

(一)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 陶后鲜有闻 鲜: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② 亭亭净植 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

(二)病毒的话(12分)

我们家族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病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么一个不雅的名称。

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病的烟叶捣碎,挤出液汁,用没有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液汁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检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A)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的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一种记录遗传密码的物质)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进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B)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不仅不再危害人类,还反戈一击,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已经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做“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以后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现在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现在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哩!

10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两大方面内容?(4分)

答: (2)从整体上说,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分

答: 11请你用“读书动笔”的方法,仿照示例,任选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的一句(只填字母,不需抄

写原句)作点批注。(3分) 示例:原文——“??滤过的液汁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 批注——这个“当时”用得好。从时间上加以限制,那时科技还不发达,即使是最好的显微镜也查不出

细菌,但未否定以后也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原文——( ) 批注——

12边读边议,回答问题。

从文中看,人们把“ 我们”称为病毒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超过16个字)(2分) (三)珍珠与蚌(13分)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