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4、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 )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75、下列例句“防”字用其本义的是( ) A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B以礼义防民。

C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D以防止水。

76、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77、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 A时机 B时常 C时间 D季节

78、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 A早晨 B朝廷 C早上省视父母、君王 D朝见,朝拜

79、“期”是一个多义词,有下列义项:①邀约、会合;②希望;?③期限、日期;④至、及;⑤必、决定。 有下列例句:

a《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诗经?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d《左传?哀公十六年》“期死,非勇也。”

e《韩诗外传》卷五:“比期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 例句和义项搭配得当的是( )

A①a/②b/③c/④d/⑤e B①b/②c/③d/④e/⑤a C①c/②a/③b/④e/⑤d D①b/②a/③e/④c/⑤d

1、D 2、B 3、C 4、B 5、A 6、D 7、A 8、A 9、B 10、A 11、D 12、C 13、A 14、D 15、B 16、D 17、C 18、C 19、A 20、A 21、B 22、A 23、C 24、C 25、C 26、C 27、B 28、A 29、A 30、A 31、D 32、B 33、B 34、C 35、D 36、A 37、B 38、C 39、B 40、A 41、A 42、B 43、C 44、D 45、A 46、D 47、A 48、B 49、C 50、B 51、B 52、C 53、A 54、D 55、C 56、B 57、C 58、C 59、A 60、B 61、B 62、A 63、A 64、B 65、A 66、B 67、C 68、D 69、A 70、A 71、B 72、D 73、D 74、A 75、D 76、C 77、D 78、A 79、C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分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1、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

A时——伺 B生——性 C伯——佰 D辟——避 E矜——鳏

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

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4、《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E谢:谢罪,道歉。

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6、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引申义的是(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C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D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E三十而壮,有室。

) ) 7、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8、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 A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故中御而从齐侯。

9、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E候:守望,放哨。

10、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 A断:决断,果断。 B术:道路。

C危:不稳定,危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