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08 -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97年指考 国文考科 第 4 页 共 7 页

11. 文章中常会以一、二关键词,做为凸显该段或该篇文章主旨的枢纽。阅读下文,

选出其中的关键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A)山、海

(B)神、圣

(C)积、成

(D)不、无

12. 下列是一段古代散文,请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

甲、而世因贵言传书, 乙、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丙、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丁、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庄子?天道》) (A)甲丙丁乙 (C)丙丁乙甲

(B)乙甲丁丙 (D)丁乙甲丙

13. 《论语?学而》篇中「贤贤易色」一语,历来注解各有不同,清代学者陈澧《东

塾读书记》提及:「为人孝弟、贤贤易色、事君致身、朋友有信,五伦之事备矣。」若依此说法,则陈澧以为「贤贤易色」当指: (A)尚贤远佞 (C)行孝色难 14-15为题组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4-15题。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长尺),右执杖(木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斲,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柳宗元〈梓人传〉)14. 依据上文,「梓人」的主要职责为何?

甲、运斤执斧 丁、贮藏建材 (A)甲丁 (C)甲丙丁

乙、指挥工匠 戊、匾额题辞

(B)乙丙 (D)乙丙戊

丙、设计蓝图

(B)长幼有序 (D)夫妇之道

15. 下列关于「」内文句的诠释,正确的选项是:

(A)「委群材,会众工」意谓梓人精于计算物料和工资,以求降低成本 (B)「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意谓梓人善于察言观色,不敢独断 (C)「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意谓梓人所绘设计图虽小,但精密详备 (D)「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意谓梓人监督严格,不容工匠丝毫偷懒

- 4 -

第 5 页 共 7 页 97年指考 国文考科

16-17为题组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6-17题。

我们走过庙后的墓地,萋萋的野草,零乱的碑石,在风吹雨打的岁月剥蚀下,呈现着更为荒凉残破的另一张面目。我们坐在那里远眺,环视着我们一路走过来的那些庙宇,大的、小的、新的、旧的,琼楼玉宇,断垣颓壁,都在暮色四合中,逐渐消失了它们的踪影。只有灯,一盏一盏的亮起,从山上的小庙一直亮到山脚的住宅再亮到远处的深澳海滨。一家一家,一户一户,映照着那小小的一窗窗灯影,很温柔,也很动人。恍然之间,似乎昔日号称「小香港」的九份,又张开了伊的眼睛,滴溜溜的流转着抛起媚眼来了。毕竟伊是老了,美人迟暮了。洗尽了铅华,卸下了彩衣,在一场美梦破碎后,依旧留恋着那残破的梦影。(古蒙仁〈破碎了的淘金梦〉) 16. 关于上文的叙写线索,正确的选项是:

(A)先写九份的海滨,再写九份的山峦 (B)先写九份的黄昏,再写九份的夜色 (C)先写九份庙宇残破,再写九份居民苍老 (D)先写九份昔日的盛况,再写九份今日的没落 17. 关于上文写作技巧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以墓地、野草、碑石、暮色等景物,营造寥落的气氛 (B)以灯由山上亮到山脚的视野延展,营造欣欣向荣的气氛 (C)用「洗尽了铅华,卸下了彩衣」,比喻九份的纯朴美好

(D)用「滴溜溜的流转着抛起媚眼」的拟人手法,凸显淘金者的欲望

二、多选题(21分)

说明:第18至第24题,每题各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划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每题3分,各选项独立计分,每答对一个选项,可得0.6分,每答错一个选项,倒扣0.6分,完全答对得3分,整题未作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在备答选项以外之区域划记,一律倒扣0.6分,倒扣至本大题之实得分数为零为止。 18. 下列文句「」内词语使用恰当选项是:

(A)好书宛如兰心蕙质的美人,要「别具慧眼」,才能看出她的动人之处 (B)买书若「随心所欲」就难免失之于贪,失之于滥,摆设的意义重于阅读 (C)书的节录本都是将原著内容七折八扣,好似简易快餐,不容易「朵颐称快」 (D)当时通货已经开始膨胀,等到我「力有未逮」可以买书,书价又水涨船高,

高攀不上了

(E)近世印刷发达,但印成书的形式却不能算是书的东西,则「寥若晨星」,

必须披沙拣金,才得窥见好书

- 5 -

97年指考 国文考科 第 6 页 共 7 页

19. 下列文句「」内,属于名词做动词用的选项是: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D)不衫不屦,「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E)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 阅读下列现代诗,选出诠释恰当的选项:

阳光的奶油涂在酥松的 心情上:星期天早晨

烤得刚刚好的土司面包。(陈黎《小宇宙》第65首) (A)本诗旨在表达诗人眷恋星期天,也喜欢土司面包 (B)「酥松」是藉烤过的面包形容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C)「阳光」予人天气晴朗、心情开朗、奶油亮黄等多重想象 (D)「烤」一方面描写阳光灿烂,一方面则透露诗人内心的焦躁

(E)「土司」相对于其它带馅面包,口味较单纯,可衬托「星期天早晨」清静

闲逸的感觉

21. 目前习用的敬称对方之词「阁下」,来自古代「因卑达尊」的思维,亦即言谈

中基于礼貌,提到对方时,刻意称呼其近侍随从,以表示「不敢当面进言,谨 向位阶较低的侍从报告」之意。下列文句「」内的词,属于此一用法的选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D)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E)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22. 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其中「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意即「有翼然临于泉上之亭」。下列文句「」内属于这种造句方式的选项是:

(A)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B)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C)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E)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

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6 -

第 7 页 共 7 页 97年指考 国文考科

23. 下列文句「」内的叙述,涉及天文星象的选项是:

(A)〈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B)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C)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E)《三国演义?六十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

无催」

24. 阅读下列散曲,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平生淡泊。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一种烤饼),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王盘〈满庭芳〉) (A)平声韵与仄声韵通押 (B)采第三人称的叙述观点 (C)情节着重煮鸡待客的细节描写 (D)旨在宽慰童子勿因失鸡而自责 (E)以诙谐的口吻塑造雅正蕴藉的曲风

第贰部分:非选择题(占45分)

说明:本大题共有二题,请依各题指示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案卷上,并标明题号。 一、扩写(18分)

「扩写」是以原有的材料为基础,掌握该材料的主旨、精神,运用想象力加以渲染。请仔细阅读框线内《史记?项羽本纪》的文字后加以扩写。文长约300-400字。

提示:本题非翻译题,请勿将原文译成白话。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二、引导写作(27分)

现代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快速,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

- 7 -

97年指考 国文考科 九十七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 国文考科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2 D 3 D 4 D 5 A 6 B 7 C 8 B 9 A 10 C 11 C 12 D 13 D 14 B 15 C 16 B 17 A 18 ABC 19 BCDE 20 BCE 21 ABD 22 BCD 23 ABCD 24 AD

第 8 页 共 7 页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