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业推广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石河子大学

结 课 论 文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我国现存的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学专

生姓名 号 业

许立志 2015210714 园 艺 2015级 蒋桂英 农学院

年级、班级 指 导 教 师 所

中国·新疆·石河子

1

2015年10月

2

我国现存的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己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强烈。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多样性科技需求。本文简要叙述了政府、高校及私人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推广;推广体系;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1.前言

80年代是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由以人民公社为主体的政府行为向以农户家庭行为与政府行为相结合的转化阶段,在这十年农业和农村的根本变革阶段中,农业推广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在市场、国家计划与农户利益的协调、冲突中,农业推广面临着政府与市场和农户的不断压力。一方面,政府、科研院所认为推广工作不能有效地推广已“成熟的技术”,成果推广率只有30%,大部分“好的科研成果”搁置在院所的大墙内;另一方面,而农民认为很少见到推广人员,很少能得到推广人员的帮助;而推广人员则纷纷抱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总之,面对8亿多农民的农业推广确实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历程。那么这样一阵痛究竟发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呢?它究竟预示着哪些发展的趋势呢?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一些判断性的讨论,并与工作在推广战线上的同仁们商榷。

2.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类型及现状

2.1农业推广体系的初试探

早在1951年,在东北地区试验性建立了一些农业推广站。1955年,农业部下发《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的指示》,文件要求各地兴建农业技术推广站。文件要求各地兴建农业技术推广站。截止1956年,约有16, 444个推广站建成,

1

人员编制94, 219人。1957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农业技术推广站下放公社管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遭到解散。

2.2农业推广体系恢复时期

1961-1963年的调整期间又获得了重建。1972年得到农林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至70年代初,形成了包括县、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内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这标志着新中国的农业推广一体系初步形成。

1979年,农业部在地方政府的资助下,创建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过去的县级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果树站、蔬菜站和技术学校合并一处。

1982年,农业部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该中心负责国家推广政策的制订,推广项目的设计及国内信息交流和培训活动。在省市级也设有相应的农业推广部门,至“七五”末,全国建立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0多个,技术推广人员达100万人。由此,新中国第一次建成了完整的、独立的农业推广体系。

2.3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发展时期

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步入法制轨道。1995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和全国种子总站合并,共同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0年底,我国有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5.1万个,推广人员38.4万,全国约有20%的村设有农技服务组织,共有193万农民技术员,660多万个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国共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130万人,其中县级推广人员占 23%,乡级农技推厂人员占71.3%。

3.国外农业推广体系与我国的差异

3.1 推广理念有差距

我国的“农业推广”实质是农技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及咨询等,把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活动,以普及技术为核心。而国外,通常把“农技推广”称为“农业推广”以提高农民智力为核心,通过教育、培训、示范等方式,着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3.2 职能定位有差距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