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基本特征形成发展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主要成就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

?

?

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

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

?

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

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

《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

??

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

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