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1、 信息概念的发展

?

我国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的诗中“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就有“信息”一词,这里指的是音信、消息。 ? ? ? ?

“信息”的英文是“information”,日本把它称为“情报”,我国台湾则称为“资讯”。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由哈特莱于1928年在其《信息传输》一文中使用。 信息论学者申农把信息看作是:用以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的不确定性的东西,即信息控制论学者维纳认为:信息这个名词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对外界所

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即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一种内容。 ? ? ? ? ?

当计算机出现后,信息被看作数据。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的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中,信息又被看作经验、知识和资料。 信息在哲学中的发展又认为信息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而在通信领域,信息被看作有序程度(或组织程度)的度量和负熵,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看作是信息的传递。

2、信息的定义

(1)我国学者钟义信指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2)信息的概念是有层次的: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3)从认识论层次上定义,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4)所谓信息,并非指事物本身,而是指用来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从本质上说,信息是事物自身显示其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

3、数据、信息、知识及其相关概念

(1)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

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

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信息+经验=知识

(3)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1

数据 信息 知识 知1- 1 数 据、图 信 息和 识的 范 围

K 表达 (

组合、排列 经验(体验、学习) I 背景(认识、 解读 )

D 1- 2 数据 、图 信息 和 知识 的 相互 转化

4.信息、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

(1)信息与物质、能量三个概念之间关系密切。物质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提供知识。

(2)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二、信息的类型

1、按照信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等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消息、资料、知识 ? 消息,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

? 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 知识,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 3、按照主题的认识层次,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4、按照信息的加工深度,可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 零次信息,是未经加工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原始材料;

? 一次信息,是根据第一手资料创造形成的初加工信息,如原始论文、报告、专利说明书

等; ? 二次信息,是在一次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形成的引导和使用一次信息的信息,是对信

息组织的结果,如目录、文摘、索引等;

? 三次信息,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途径,获取并使用一次信息,结合其他零次信息,经

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信息组织的信息,如综述、述评等。

三、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 2、表征性 3、动态性 4、相对性 5、依存性

6、可传递性: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宿、信道和信息。 7、时效性:信息从产生、传播、到收集、加工、再到吸收、利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8、可加工性 9、可共享性

四、信息的功能

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 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 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 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 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第二节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

霍顿1979年对单数和复数形式的“信息资源”作了解释,1986年,霍顿和马钱德对“信息资源”和“信息财产”做了区分。

孟广均教授在1991年提出,信息资源包括所有的记录、文件、设施、设备、人员、供给、

2

系统和搜集、存储、处理、传递信息所需的其他机器。 信息资源有两种定义,即狭义信息资源和广义信息资源。 狭义信息资源:指信息的集合,即认为随着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它所具有的不易损耗性使得信息激增成为资源。

广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及其相关因素的集合,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设备等。本书中采用广义信息资源的概念。

二、信息资源的特性

1、信息资源的自然特性 1)非物质性 2)易流动性

3)可再生性和数量的无限性 4)易转换性 5)易共享性 6)质量差异性 7)意义多样性

2、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 1)效用性

2)供给的稀缺性 3)成本结构的特殊性 4)体验性

三、信息资源的功能

1、经济功能

2、管理与协调功能

3、选择与决策功能 4、研究与开发功能

第三节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的发展沿革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就有多长。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基本上可以将它分为三个时期:

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古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没有形成社会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并且以纸制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封闭的、私有化的;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以手工为主,创造出了适用于当时的信息资源状况的独特方法,并且将此方法与学术研究及其方法结合在一起;文献资源的所有者或者是官方指定的官员是信息管理的主体,完成信息管理活动,执行信息管理行为。

2、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应该是从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成为世界主流社会形态后开始的。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图书馆为主要场所,由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所创造的一系列技术手段成为信息管理的主要方法,同时出现了针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利用等过程的解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3、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3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第三个阶段——现代信息管理时期。现代的信息管理发生了质的认识变化; 信息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大,它所面对的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文献型信息资源的范畴,扩大到了多种新型的信息类型,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均不得不面对信息管理的挑战;

信息管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处理文献的信息管理技术范围,大量采用了网络、数据库、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

而信息管理人员早已不仅是以传统的文献信息处理为任务,而且更加技术化、专业化、专门化,他们在组织内部被称为CIO或CKO,已经成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阶层。

二、信息管理的对象及内容

1、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

当信息生产出来(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信息流一般经由两条渠道从生产者流向利用者,一条渠道是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另一条渠道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 2、信息管理的对象

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活动的管理,因此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两大方面。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只是信息本身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和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信息活动,就是与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以及系统开发、技术更新、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等信息行为有关的全部社会活动统称为信息活动,即信息活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3、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

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1)信息创建(产生/发布)阶段。起点。

2)信息采集阶段。采集是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起点。采集政策、采集方法(手工采集和自动获取)。

3)信息组织阶段。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化的整体。(筛选、分析、标引、著录、整序、优化)

4)信息存储阶段。依托相关存储应用技术,将存储在相应载体和介质上的信息从不可得状态变为可得状态、再变为可用状态。

5)信息利用阶段。信息利用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宗旨,是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有效地运用的过程。建立专业的数据库、提供专业信息导航、开展信息增值服务。 6)信息清理(销毁/回收)阶段。

4、信息管理研究的不同角度

☆从技术角度,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