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古汉语语法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词类的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有些词类改变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的活用。古汉语中,词类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法条件,比如:两个名词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和主谓关系后,那么,其中一个便是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时,一般活用作动词;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其前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作动词;副词“不”后面的名词。当名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同时产生相应的适合特定语境的行动性联想意义。如:

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族”在此为“灭族”,作谓语。 .

秦师遂东。(《殽之战》)“东”在此为“向东进”之意,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

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髓”意思为“挖地道”。 .

2.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有:出现在名词之前,但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助动词“可”、“能”、“足”、“欲”等后面的形容词;助词“所”后面的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而且在形容词原有的表性质、状态的意义之外临时产生出切合具体语境的行动性意义。如: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小”为“削小”,“大”为“变大”。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墨子·兼爱上》)...“慈”为“对??慈爱”的意思。 3.数词活用作动词

代词前面的数词经常活用作动词,助词“所”、助动词“能”、“可”、“欲”等后面的数词活用作动词。能活用为动词的数词通常是指表数目多少的基数词。数词动化后,可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如: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百”、“千”意思分别是“一..

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三”意思是“有三次”。 .

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

动词、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名词,叫做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动词、形容词名物化后,除具有名词的功能外,意义也有相应的变化。如: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小”、“大”分指“小处”、“大处”。 ..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动词“出”、“入”意思分别是“出产”、“收..入”。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形容词“坚”、“锐”意思分别为“(坚硬的)..铁甲”、“(锐利的)武器”。

- 9 -

古代汉语语法(二)

常 见 句 法

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句式,从今天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去,变成了一些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也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都不用判断词“是”,而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构成的,因此,又叫做名词谓语句。常见的判断句句型有以下几种:

1.名词谓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也”字煞尾,即在名词谓语后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构成“??,??也”式。如:

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2.主语后还可以用“者”提顿,谓语后用“也”煞尾,构成“??者,??也”式。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3.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句末不用“也”,构成“??者,??”式。如:

夫礼者,民之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4.有时候,“者”、“也”都可以不用。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赵,秦之深仇。(《战国策·秦策二》)

5.也有在谓语后,以“者也”连用的形式表判断,即“??,??者也”式。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项羽本纪》)(主语因对话而省略) ..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

7.名词和名词性结构充当谓语,可以接受副词“即”、“乃”、“皆”、“亦”、“必”、“则”等的修饰,并借助它们来加强判断的语气。如: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二人者,皆圣人也。(《韩非子·说难》) .

- 10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8.古汉语中,还可以用“为”表肯定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9.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有时也出现“是”字,应注意这个“是”字大都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一般来说,先秦文献中的“是”是个代词,充当主语;秦汉以后的这样的用例,大多也还是个代词。如: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同上) .

秦汉以后,已可以见到用“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如: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

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有时也不一定是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标示的人或事物,如

果既不相同,又不相容,便构成了判断句的活用。有的表示隐喻,有的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有的用于表示原因。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表隐喻)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表曲折的联系)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韩非子·功名》)(表原因) 二、被动句 古汉语的被动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标志被动句。

无标志被动句又叫做意念被动句。这是古汉语中最早出现的被动句形式。它没有特殊的外在语法标志,其外在结构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这类句子表示的被动意义只能靠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判别出来。如: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谏逐客书》)(前一句为主动,后一句是被动) ....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列传》) ....

2.在动词谓语后,使用介词“于”或“乎”引进施动者。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实际是意念被动句的一种形式。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 .......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答李翊书》) ...3.用“为”、“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① 在动词前面加“为”表示被动,即“??为+动词”。如:

- 11 -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

② 如果句中出现施事者,则将施事者放在“为”和动词之间,构成“为+施事者+动词”的

形式。如: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③ 在“为+施事者+动词”句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为+施事者+所+动词”的形式,如果

不出现施事者,则变形为“为所+动词”式。如:

为虏所生得。(《李将军列传》) ..

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4.用助动词“见”和“见??于??”式表被动。 ① 在动词前用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即“见+动词”式。如: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 “见”字式如果要引进施事者,一般要借助“于”得帮助,构成“见+动词+于+施事者”

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有一种“见”位于动词前,但不表示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大

约起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经常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见恕”即“原谅我”) ..鄙人甚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上林赋》)(“见教”即“教我”) ..5.用“被”表示被动。

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即“被+动词”式。后来,“被”后面出现了施事者,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此时,“被”是介词。由于受到“为??所”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的格式。如: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

举体如被刀刺,呼叫而终。(《颜氏家训·归心》) ...晋惠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 ....

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 ..三、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一般都是按照“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这样一个顺序构成。但是,在古汉语中,宾语、定语和状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它们惯常的位置,和一般句子的顺序不同,我们称其为倒装句。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宾语前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安”“何”“焉”“胡”“奚”“曷”等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如:

- 12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