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古汉语语法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季”,刘邦字。) .

7.分指代词

在一定的范围里,仅指其中的一部分人或事,即为分指。常见的分指代词有“或”、“有”,意思是“有人”或“有的”。如:“书曰:‘??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

8.逐指代词

指同一范围中的全体或每一个,即逐指。常用“每”、“各”,如:“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府藏之积。”(《史记·大宛列传》) .

七、副词

副词是表示行为和状态的各种特征的词。古汉语中,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作它们的状语,有时也能作补语。在名词谓语句中,副词也能修饰谓语名词。古汉语中的副词是一个很大的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有“过去”、“以前”之类意思的,如:昔、向、乡、初、故;有“已经”或“已完”的意思的,如:已、既、毕;有“现在”的意思的,如:今、而今、今朝;有“将”、“将来”、“将要”等意思的,如:其、将、今、欲、要。

2.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时间的状态。略举几例如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早晚,如:早(蚤)、始、方、方始、才、纔、晚。 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有间隔,如:须臾、俄顷、寻、顷、顷之、少、间。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突然,如:忽、倏、猝(卒)、疾、匆、顿、乍、遽。

表示动作行为或者状态的持续或正在进行,如:方、正、犹、仍、永、久之、长、恒; 表示动作行为恰值某时或在某时发生,如:适、会、属、恰、一时、时、随时。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1.表示程度高,如:至、极、最;大、太;重、甚、痛、颇、酷、特。 2.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如:愈、益、弥、尤、又(有)、增。这类副词主要表示程度的加深,有“(比较起来)更加??”或“(比现在)越来越??”的意思。

3.表示程度轻微,如:少(音sh╫)、稍、差、略、微、仅。这类副词有“稍微”、“稍稍”等意思。

4.表示程度正合适,如:恰、恰恰、正。

5.表示程度差不多,如:庶、庶几、殆、几。这类副词大都有“几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意思。

(三)状态副词

状态副词的共同特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方式。此类副词很多,这里略举几例如下: 表隐秘,即动作行为是在暗地里或私下秘密进行。如:窃,间,潜,阴,暗,私,偷。

- 5 -

表坚决、认真,即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的态度是坚决的,或认真从事的。如:固,决,期,坚,断,誓,死,苦。

表徒劳、枉然。如:徒,空,虚,枉,素,白。

表轮流交替地进行。如:递,迭,相,更、更相,互,交、交相。 (四)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指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还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时是共同发出或各自分别发出的。范围副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表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表全体,总括。如:胜,悉,举,咸,皆,毕,都,殚。表共同,即强调动作行为是若干主体共同发出的。如:偕,齐,胥,佥。表数量多,即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广,但不强调是全体、全部,有“广泛地”、“大致”、“大都”等意思。如:广,率,多,相。

2.表单独,个别、分头。

表单独、仅仅,即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表示与谓语有关的人或物范围之小,有“仅”、“只”“才”等意思。如:徒,鲜,仅,唯(惟、维),啻,止,特,独,才,只。表个别、分头,即动作行为是各自或分头进行的。如:各,单,别。

(五)否定副词

表示否定或禁止,按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 表叙述的否定。它们大多表示对行为或状态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不是”、“没有”等。如:不,非,匪,弗,靡,末,墨,罔,未,亡(音“无”),无,否,毋,勿。

表禁戒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如:莫,不,无,毋,勿,休,别。 表疑问的否定。如:不,否,未,无。它们大多位于句末,且构成选择问句。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假设的否定。如:非、否。常用于表条件的假设从句中,有“如果没有??”、“如果不这样”等意思。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六)推度副词

用以对事态、情况等的估计与测度。可以分为大约推度与肯定推度两类。 表示对事态、情况的大约推度。其中不少是表示一种模糊概念,含有“大约”、“大概”、“或许”、“可能”等意思。如:其,虑,略,约,大抵、大凡,将,可,盖。

表示对事态、行为的肯定推度或判断。大致有“一定”、“确实”之类的意思。如:必,实,信,诚,判,定,真。

(七)判断副词

判断副词用在名词谓语前。它们出现在判断句中,判断句的系词就常不出现,因而兼有系词的作用。它们也可用在系词“为”、“是”前,起加强判断的作用。如:皆,诚,即,固,乃,必。

(八)连接副词

这类副词常在单、复句中表示前后两项的连接,但主要起修饰谓语的作用,一般不用在主语前,也不起并列的作用,因此是副词而不是连词。分为两类:在连接之中表示顺承,有“就”、“便”等意思,如:乃,则,盖。在连接之中表示转折,有“但”、“却”一类的意思,如:乃,

- 6 -

顾,还,但,却,反。

(九)劝令副词

这类副词主要是配合上下文义表示劝戒、祈求或命令语气。如:尚(要、希望等义),但(尽管、只管义),第(尽管、只管义),千万。

(十)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表敬副词如:幸,辱,惠,蒙,试,垂。它们一般用来修饰动词谓语,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别人发出的,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动作行为的感激和尊重之情。表谦副词如:敢,请,窃,备,恭,谬,忝,伏,猥,敬,谨。它们所修饰的动词大都代表说话者本人的动作行为。

八、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介绍,即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从语法上看,介词跟它介绍的成分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作补语,少数介词结构还可以作定语。按照介词所介绍的不同内容可以将介词分为以下几类:

1.引进与动作相关的时间。如:自,从;于,在,向;迄,至,到。 2.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如:为、与、于、向、及、因、依、被。 3.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如:于、於、乎、自、向、在、往、循。

4.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等。如:以、将、用、因、缘、循、凭。 5.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含有“因为”或“为了” 等意思。如:於、用、坐、因、为、以。

6.引进训告或言谈的内容。这类用法的介词有“以”、“于”,其所在句的动词多为“告”、“语”、“言”、“训”等。这些介词可以译为“把”或“用”等。

7.引进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如:将、把。

九、连词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子、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连词自身不独立作句子的任何成分,也没有修饰作用。连词所连接的各部分一般是同性质的,不连接不同性质的两个部分,这是连词和介词的主要区别。常见的连词有:

并列连词,如:与、及、又、而、和、兼、且;顺承连词,其作用在于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在时间上的先后顺承,动作与目的、结果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等,如:而、以、然后、既而、则、于是;转折连词,如:而、则、乃、顾、抑、然、但、却;选择连词,如:与、且、若、抑、宁;递进连词,如:更、又、还、而且、况;让步连词,如:虽、虽则、即、纵;因果连词,如:则、以、故、是以、用、由、由是、所以;假设连词,如:若、如、如若、苟、假、设、使、倘、令。

十、助词

古汉语的助词不多,主要分为作用不同的两类。

- 7 -

一类主要有“之”。助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联系定语与中心语,使它们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二是用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另一类有“所”、“者”,它们分别附在非名词词语的前面和后面,使它们变为名词性词语。 “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使它们变成以“者”结尾的名词性短语——者字词组,表示特定的人、事、物。整个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的原因”等。如:“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所”总是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前面,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只要有了“所”,就不在是动词性的了。“所+动词(短语)”常常指该动作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最常见的是“所”与“以”结合,可译为“??的原因”、“用来??的(东西)”等。如:“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

所字词组又常和“者”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者”的者字词组。如:“所欲忠者,..国与主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十一、语气词

语气词是附着于某一句子、配合语调表示语气的重要的语法手段。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相应的,语气词也可以分为四类:

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也、矣、耳、而已、焉、其等。 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哉、岂、其、何、焉等。 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有:唯(惟、维)、请、其、来。 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有:哉、夫。

汉语不仅能表达各种各样的单一语气,而且还能够表达各种语气的复合。语气复合的外在形式就是语气词的连用。古汉语的语气词连用有两种情况:各类语气内部的语气词连用;各类语气之间的语气词连用。前者如:也已、也已矣、而已矣、耳矣、焉耳。后者如:也与、也乎、矣乎、也哉、也夫、矣哉、矣夫、乎哉、也乎哉、也与哉。语气词连用时,其重点在最后的语气上。

十二、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应或首肯之声的词。它们总是单独成句,从不与其他词组合。常见的叹词有:嗟、嗟乎、噫、嘻、呜呼、俞、诺。

十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它具有形容词的许多功能,但不受副词的修饰。如: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