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六-道路运输防御性驾驶和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教学文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单元六-道路运输防御性驾驶和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教学文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单元六 道路运输防御性驾驶和 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一)

许多道路交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额的,关键是驾驶员是否掌握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防御性驾驶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免主动引起事故和被卷入事故。此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行车安全也很重要,驾驶员要学会分析判断自身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并不断进行纠正,改正有碍安全行车的不良驾驶习惯。 模块一 防御性驾驶通则 一、防御性驾驶概念

防御性驾驶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其他参与者发生了任何违规行为的情况下,都能保证生命健康安全、节省时间,避免损失的驾驶方法。

二、防御性驾驶核心理念

l安全第一。一切行动以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目标,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主动引发事故,不被东卷入事故,实现零事故。

2遇见风险。进行积极主动地观察,依据掌握的危险源知识,分析判断、预测存在的行车风险。

3提前应对。采取相对的策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预防、准备,避免紧急情况的出现。

4文明行车。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攻击性驾驶行为,友好对待其他交通参与者。

三、防御性驾驶技术

道路运输驾驶员在每天的驾驶过程中,要进行成千上完次操作,每一次驾驶操作时间虽然只有几秒,但缺失一项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见图6-1-1。驾驶员进行的每一个操作都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观察与感知、分析判断、决策、采取行动。 1.观察与感知

驾驶员的观察与感知活动是整个驾驶行为的基础,对驾驶员后期的分析判断、决策及行动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指导作用。驾驶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观察要足够远

驾驶员需要观察足够远的道路上的交通状况,确保前方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制动或避让。具体距离依据实际车速而定,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至少要观察400m远的地方(时速90km时)。

需要注意的是,要求眼睛看的足够远并不是让眼睛一直注视远方,而是要由近及远进行全面观察。 (2)观察两侧及车后

驾驶过程中要不时通过视镜查看两侧及后方的交通情况,在行驶环境复杂、恶劣的情况下,更要增加观察视镜的频率。 (3)预测盲区内情况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格外注意盲区内交通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其他车辆行驶情况来预测盲区内的情况,注意他们是否驶入视觉盲区。

(4)通过“听”获取信息

驾驶员可以通过“听”喇叭声获得警示信息,通过“听”声音大小估计车辆靠近的距离,通过“听”车辆发出的声响判断车辆是否出现了故障等。 2.分析判断

驾驶员通过观察与感知获取的信息是瞬间的、变化的,驾驶员不能直接凭借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操作,还要经过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 3.决策

驾驶员的决策过程决定着驾驶操作的正确与否。即使驾驶员观察及分析判断都十分准确,也不能代表驾驶员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明知故犯”便是很多驾驶员的通病。

驾驶员整个运输活动中要做出很多决策,以下三个决策对各个驾驶行为的操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速度决策

超速或盲目高速驾驶不仅会降低车辆性能,使驾驶员反应速度变慢、视野变窄,出现紧急情况时还会使车辆无法快速安全停车或避让。但是车速太慢,则势必会阻碍后车通行,造成交通拥堵或追尾事故。超车时如果速度太慢,长时间占用对向车道或左侧车道,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必须对行车速度有一个正确的决策,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驾驶速度的“度”,该快的时候做到果断、利落,该慢的时候要做到平稳。 (2)安全间距决策

安全车距包括横向安全车距和纵向安全车距。保持安全的横向车距,可以避免刮擦事件的发生;保持合适的纵向安全车距,可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与他车过度“亲密”,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志会让自己措手不及。与他车过于“保持距离”,又会引发后面车辆或侧面车辆的不断超越和穿插,导致己车为让车而频频减速甚至停车,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决策。 (3)避让决策

在日常行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车辆,如果不避让这些车辆,而是“抢行”、“强行”、“强超”,事故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但是,一味避让与让行又会使自己失去路权,还可能因为避让撞上其他的行人或车辆。

因此,驾驶员应掌握好避让的原则,正确判断所驾车辆的速度与前方车辆或行人的速度、距离、动向是否构成直接相撞的可能,然后根据道路条件选择准确的操作和避让方法。 4.操作

驾驶操作的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驾驶技术的娴熟程度,此外还受驾驶员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因此,驾驶员应不断提高自身驾驶技术,并通过学习训练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避免驾驶过程中出现紧张、悲观、分神等消极心理情绪,影响驾驶操作。 四、防御性驾驶重点规则 1.出车前准备 l提前规划行车路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