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使用说明(加注解释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E-20使用说明(加注解释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Exposure(朝向)”项,该软件中建筑外墙的朝向包括E(东)、S(南)、W(西)、N(北)、NE(北偏东)、SE(南偏东)、NW(北偏西)、SW(南偏西)、NNE(北偏东偏北)、NNW(北偏西片北)等共16个方向,需要设计者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在选定的朝向下,设计者还要输入的有“Wall Gross Area”该朝向的外墙暴露面积,“Window 1 Quantity”外窗1的数量,“Window 2 Quantity”外窗2的数量(适用于一面外墙有两种外窗的情况),注意:此处门窗的数量=总的门窗面积 / windows或者 doors 中自定义的单个门窗面积,并非建筑实际的门窗数量。“Door Quantity”外门数量,计算时墙体实际面积会自动扣除门窗面积。

由于输入的只是墙体的面积和门窗的数量,具体的墙体和门窗模型还需要在右边的选项中建立。以墙体为例,本例中ENE方向的墙体为普通砖墙,面积为24m2,点击“Wall”的下拉菜单,选择“create new wall(创建新墙体)”,将弹出下面对话框

首先键入新建的墙体名称,以便这个墙体模型的识别和以后的使用。“Outside Surface Color外墙表面颜色”中,有“Dark(深)”“Medium(中等)”“Light(浅)”3种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Absorptivity(吸收率)”,根据需要用户自己规定。然后,在“Layers: Inside to Outside(中间层由内到外)”项中列出了各种外墙各层的材料,用户可以自己选择。确定后,在“Overall U-Value”将显示总传热系数。完成点击“OK”,回到上一级。在一个朝向中只能选择一种外墙,但同一个朝向可以多次重复,如可以两次选择“Exposure”为NNE,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Window”的输入:选择“Window1”,点击下拉菜单选择“create new window”,跳出对话框之后,同样先键入名称,后点击“Detailed Input(输入详细资料)”(不建议使用该项,不勾选该项,可以简化输入内容和更灵活的确定传热系数U-Value),点击后需要多输入“Frame Type(窗户结构)”、“Internal Shade Type(内遮阳)”以及“Glass Details(玻璃的具体特征)”,系统会自动得出窗户的总传热系数。系统提供的窗户结构中包括“Aluminum without thermal break(无隔热效果的铝合金窗框)”、“Aluminum with thermal break(有隔热效果的铝合金窗框)”、“Wood(木制窗框)”及“Vinyl(塑料窗框)”四个选项;“Internal Shade Type”主要是考虑窗帘及其颜色不同等因素对太阳辐射换热的影响;“Glass Details”主要考

9/24

虑的是玻璃表面上釉及其釉面颜色不同对太阳辐射换热的影响。不选该项,则只需要输入玻璃窗的高度和宽度,以及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这两项数据可以自行设定,只是用来确定单扇窗玻璃的面积。输入完各个选项后点击“OK”即可。“Window2”的设计方法与“Window1”相同,用于该外墙上同时采用两种窗户的情况。

“Window Properties(窗户特征)对话框”

回到上一级后,可以看到除了“Wall”、“Window1”外还有一个选项“Shade1(窗户外遮阳结构1)”,点击其下拉菜单选择“create new shade geometry(创建新的遮阳几何模型)”,会跳出下面的对话框(一般来说这一部分使用与否应视建筑具体情况而定)

10/24

先输入遮阳模型的名称,具体要输入的几何尺寸请见下图,按相应名称填写即可:

遮阳形式一应用于上方遮阳情况,即对话框“Overhang”部分;遮阳形式二应用于侧面遮阳情况,即对话框中“Let Fin”和“Right Fin”。完成后点击“OK”。与“Window2”相同“Shade2”也是考虑会出现多种的外遮阳结构。

最后一项是“Door”它的创建较为简单,情况基本与窗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是玻璃门看到其对话框后,只要将“Door Details”中的“Gross Area(总面积)”数值选择与“Glass Details”中的“Glass Area(玻璃面积)”相同即可。由于门的传热系数是直接输入的,数值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缺乏建筑资料的情况下建议将门视为墙体或窗户,这样可以利用墙和窗的建模工具得到其传热系数,较为方便可靠。

以上就是“Walls, Windows, Doors”选项卡中的所有要输入数据操作步骤。

下一个选项卡是“Roofs, Skylights(屋顶和天窗)”选项卡,该选项卡中主要是确定屋顶的朝向与结构特征。在“Exposure(朝向)”的下拉菜单中有“H”一项,表示“Horizontal(屋面水平)”,如果屋面有倾斜角度,可以选择其倾斜朝向,并输入相应的倾斜角度,其

11/24

余输入方法与墙体及窗户部分基本一致,此不赘述。

完成“Roofs, Skylights(屋顶和天窗)”选项卡后,可以看到“Infiltration(室外空气渗透量)”选项卡,由于一般夏季空调房间考虑室内正压,不考虑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一般冬季采暖的房间则会考虑一定的渗透风量(0.5~1.0ACH,具体可根据规范或计算得到)。当然如果实际不同,该渗透量主要考虑的是室外空气通过门窗边框渗透到室内及门窗开启时渗透到室内,直接输入渗透风量即可,或者输入渗透风量的换气次数。后面的两个选择框询问的是是否只在风机停止后考虑渗透。

在房间建筑空间建模中剩下的两个选项卡“Floors”和“Partition”都是针对内维护结构得热。“Floor Type(地板形式)”中有4个选项代表了4种形式:“Floor above Conditioned Space(位于空调区上方)”,“Floor above Unconditioned Space(位于非空调区上方)”,“Slab Floor On Grade(于地面上)”及“Slab Floor Below Grade(于地下)”。本例中,办公室直接建在地面上,选择第三个选项,跳出下面对话框

在“Slab Floor On Grade”栏中有4项需要使用者填写,“Floor Area(地板面积)”;“Total Floor U-value(地板总换热系数)”——仍可通过“Wall”提供的建模工具查到;“Exposed Perimeter(暴露部分的周长)”即房间外沿直接与外界接壤的部分的周长,主要是为了计算房间边缘敷设的绝热层考虑;“Edge Insulation R-value(边缘绝缘层导热系数)”——可通过“Roof”提供的建模工具查到。根据其英文说明书有如下示意图。

12/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