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草木精怪形象 赵振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聊斋志异中的草木精怪形象 赵振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聊斋志异》中的草木精怪形象

作 者 赵振

系 (院) 人文管理学院 专 业 汉语语言文学 年 级 2008 级本科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年05月10日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聊斋志异》中的草木精怪形象

赵振振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主要通过《黄英》中的菊花意象,《香玉》中的牡丹和山茶花意象,《葛巾》中的牡丹意象,《荷花三娘子》中的荷花意象,来体现蒲松龄的文人情结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葛巾;文人情结;意象

一、《聊斋志异》中的花妖意象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鬼狐传》,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成就很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倾尽毕生精力创造的以鬼狐世界隐讽人生的孤愤之书,全书共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各具面貌,性格各异,形象脱俗动人,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花妖草怪形象。

在我国古代文人心目中,花草树木是拿来陶冶性情的。他们习惯性的将美人比作娇花、君子喻为松柏,就连古代的志怪小说赋予植物精怪的个性也与植物的主要特质——温顺、柔弱、需要呵护这些特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些植物或者说植物精怪的种种形象都是那么的纯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追求纯洁、期待真善美、渴望返璞归真的一种精神寄托呢?《聊斋志异》中的植物意象主要体现为各种花的意象,作者精选了四种花意象:牡丹意象(《葛巾》)、菊花意象(《黄英》)、耐冬意象(《香玉》)、荷花意象(《荷花三娘子》)。把花当作审美对象,并加以人格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如白居易《戏题新栽蔷薇诗》咏蔷薇:“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由诗词进入小说,这些花的意象一方面带有我国民族文化传统长期积淀形成的内涵:如牡丹雍容高贵,菊花高洁不俗,耐冬坚忍不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另一方面,这些花意象的意义又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加以丰富或变形,生发出诗意盎然,或产生新的意味。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毕生之力著就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聊斋自志》),在人生的频频挫折面前,他以诗性幻想构筑了一个花妖狐魅的世界,抒发一己“孤愤”。马瑞芳说:“蒲松

第1页

龄是世界上写鬼写妖写得最好的作家,是以写鬼写妖刻画人生最深刻的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的鬼狐,精怪形象。其中最让人向往的是其中的草木精怪,草木精怪又称花妖。那何谓“妖”呢?所谓“妖”,我国较早对其做出释名的典籍主要有以下两部:《左传》:“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说文解字》:“袄,地反物为袄也。”段玉裁注:“袄省作袄,经常经传通作妖。”伴随着异类故事的增多有关为妖定义的各种说法相继出现,在被视为集妖魅之大成的小说《搜神记》中,妖故事很多,而其“妖”指的是任何不寻常的怪异现象。今人普遍认为妖界乃妖精的世界,一般将妖精定义为:“凡是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或器物而能变化为人,或虽未变化为人而能言语与人类无异者,谓之妖精。”《聊斋志异》花精系列小说创造了形神兼备、多姿多彩的花精形象。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可以创造生于“象外”具有抒情性作品相类的意境。作者蒲松龄从花卉本身特质与花意象的传统文化品格出发,泛化出灵动多姿与蕴含丰富的小说意境;借助于精魅幻域的表意形式,创造出以虚生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并从小说独特的叙事特征出发,由实境的生动描绘中,以实生虚,创造出神态婉妙、韵味悠长的叙事性意境。

《聊斋》中的花精系列主要有四篇《葛巾》、《香玉》是牡丹花精,而牡丹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在文人骚客笔下牡丹也频频出现,牡丹成为了富贵、雍容与典雅的象征。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以牡丹喻杨贵妃,正是用牡丹的华贵,来比喻贵妃的美不可言。刘禹锡《赏牡丹》诗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牡丹芳》诗云“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牡丹花开,连王母的桃花也比不了,可见文人对牡丹的喜爱。《黄英》则是菊花精,菊花在陶渊明之前并不出名。在《诗经》、《楚辞》中似乎很少涉及菊花,只有到了魏晋南北朝,陶渊明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菊花的命运。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第一次发现了菊花身上的隐士精神,菊花开在九月,在百花凋零的季节,她卓然不群,不与百花为类。魏晋之后,菊花开始成为了文人笔下的常客,而菊花多用来表现文人的气节,正如陶渊明是封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最后堡垒一样。当文人士大夫们,仕途不得意,而又为了表现自己的气节时,菊花就受到了格外的青睐。“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文人士大夫凛然不屈气节的最强体现。《荷花三娘子》则是一位莲花精的纪传,莲花在先秦《诗经》刚刚开始流传的时候就被文人重视并歌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从诗经开始,莲花就是纯洁与无暇的象征,用莲花比喻君子洁身自好的节操。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高峰,这个时期更赋予了许多花以独特的意象。荷花不仅用来形容君子的节操,也用来形容少女的洁白无瑕,如王

第2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