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物理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物理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将气泡挤向后方;

在此过程中,虽然气泡和液体都有惯性,但液体的质量大,惯性大,所以气泡的运动会直接受到液体惯性的影响. 故答案为:前;后;液体. 【点评】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会利用惯性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本题中,知道液体的惯性更大是解答的关键. 13.(1分)(2016?枣庄校级自主招生)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 362.2 米. 【分析】此题的声源是运动的物体,用公式s=vt分别算出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和火车前进的距离s2,鸣笛时火车距隧道口为s,则有2s=s1+s2,利用几何关系将s1、s2代入求出s. 【解答】解: v2=80km/h=

m/s,由公式s=vt得:

列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1=v1t=340m/s×2s=680m, 2s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 s2=v2t=

m/s×2s=

m,

∵2s=s1+s2,

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 s=

=

≈362.2m.

故答案为:362.2.

【点评】用公式s=vt求列车和声音在2s传播的距离s1、s2是本题的基础问题,找到鸣笛时的距离s和s1、s2的关系,是解出本题的难点,也是突破口.可画草图,找到模型从而找到几何关系,平时也要多注意培养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14.(2分)(2010?南通)如图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图中报警灯是 L1 (选填“L1”或“L2”)灯,此报警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 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探头受到的升力大于系统的重力时,金属片上升到与AA'接触,报警灯亮 .

【分析】先分析两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判断金属片分别在AA′或BB′处时,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再比较风力探头上方和下方空气流速的关系,然后根据空气的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思路分析风力探头受到力的方向,并根据风力探头运动的方向确定金属片接通的线路.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当金属片与AA′接触时,灯L1工作;当金属片与BB′接触时,灯L2工作; 当有水平风速时,风力探头的上方的流速将大于风力探头下方的流速,风力探头将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因此当空气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风力探头将向上运动,当上升到与AA′接触时,灯L1工作,并报警.

故答案为:L1;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探头受到的升力大于系统的重力时,金属片上升到与AA'接触,报警灯亮.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根据动触点的运动情况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15.(2分)(2005?无锡)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液化 现象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下 的(选填“上”或“下”).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比较“白气”和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若“白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白气”就向下飘;若“白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白气”就向上飘. 【解答】解:“白气”是液态的,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白气”向下飘. 故答案为:液化;下.

【点评】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此题容易出现错误的是第二问,主要根据“白气”和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16.(3分)(2011?广元)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分析】(1)由F﹣h图象可知,当h=0(圆柱体没有浸入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圆柱体重;当h≥12cm(圆柱体全浸入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加上圆柱体受到的水的浮力等于圆柱体重;据此求出圆柱体受的浮力(最大浮力).

(2)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12c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此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上面求出了圆柱体重,利用重力公式求出圆柱体的质量;求出了球全浸入时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圆柱体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圆柱体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圆柱体重G=2N,

∵当圆柱体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N,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全浸入时): F浮=G﹣F′=2N﹣1.5N=0.5N;

(2)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12cm=0.12m,

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 (3)圆柱体的质量:

∵圆柱体全浸入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 ∴圆柱体的体积: v=

∴.

答:(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为0.5N;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200Pa; (3)圆柱体的密度约为4×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及其公式变形,会识图并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属于难题. 17.(2分)(2011?恩施州)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0.15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0.12 J.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甲测力计的速度是物体A的3倍,根据公式P=Fv可求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

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之和的,已知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可求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已知A的移动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移动的距离,最后根据公式W=FS求出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

【解答】解:甲测力计的速度v甲=3vA=3×0.1m/s=0.3m/s,所以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P=F甲v甲=0.5N×0.3m/s=0.15W,

匀速拉动4s时间,绳子自由端所做的总功W总=Pt=0.15W×4s=0.6J, W有=1.2N×0.1m/s×4s=0.48J,

所以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W额=fs=0.3N×0.4m=0.12J. 故答案为:0.15;0.12.

【点评】本题考查功率和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会分析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难点是计算额外功.

三、实验探究题 18.(5分)(2016?枣庄校级自主招生)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 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