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质检卷8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苏教版2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质检卷8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苏教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 (2)制取NaClO3可以将氯气通入到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实验需要制取10.65 g NaClO3,需要的氯气由电解食盐水生成,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损失,则同时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3)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 ;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是 (填选项序号)。

A.接近2.0 B.接近3.0 C.接近5.0

(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与Mg转化为MgF2、CaF2沉淀。

已知Ksp(MgF2)=7.35×10、Ksp(CaF2)=1.05×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中

= 。

(5)工业上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已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H2S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10,Ka2=1.3×10。在通入废气的过程中:当恰好形成正盐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2

-8

-5

-11

-10

2+

2+

专题质检卷(八)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D 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的影响,故A项错误;电离平衡常数衡量电离程度,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电离程度越强,对酸来说,酸性越强,故B项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压强改变,平衡常数不变,故C项错误;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故D项正确。

2.B 0.1 mol·LNH4Cl溶液(pH<7),说明NH4Cl为强酸弱碱盐,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故A项说法正确;KW=c(H)·c(OH),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加水稀释过程中Kw不变,故B项说法错误;加入K2CO3固体后,C

能与NH4Cl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N

+

+

--1

的水解,故C项说法正

+

确;NH4Cl水解促进水电离,CH3COOH抑制水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故D项说法正确。 3.D Mn得到电子,C失去电子,由电子、电荷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2Mn

+5H2C2O4+6H

+

2Mn+10CO2↑+8H2O,故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与草酸反应,则消耗

2+

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减少,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故B项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腐蚀橡胶,则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C项正确;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不需要外加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D项错误。 4.C NaHCO3为强电解质,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HC

--+

+

-

Na+HC

+

,故A项错误;由电荷守恒可知,离

)+2c(C),故B项错误;25 ℃时,加水稀释后,促进

+

+

+

-

水解,n(OH)增大,c(OH)减小,由KW不变,可知c(H)增大,则n(H)增大,所以n(H)与n(OH)的

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其水解,则c(HC

)减小,故D项错

乘积变大,故C项正确;HC误。

5.D BaSO4的溶度积等于c(Ba)和c(S加入BaSO4固体不溶解,c(S

2+

)的乘积,故饱和溶液中c(S)=1.05×10mol·L,再

-5-1

)不变,A项错误;BaSO4的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加入

2+

Na2SO4固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a)减小,应为c(S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S

+

--14

)>c(Ba),C项错误;加入BaCl2固

2+

)减小,D项正确。

6.D 由于KW=c(H)×c(OH)=10,则溶液的pH+pOH=14,根据加入盐酸体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可知,没有加入盐酸时,溶液显碱性,pH较大,即M点所在曲线为pH曲线,N点所在曲线为pOH曲线,作垂直于盐酸体积坐标轴线与pH曲线、pOH曲线的交点为相应溶液中的pH、pOH。Q点的pH=pOH,则Q点溶液呈中性。根据上述分析,M点所在曲线为pH变化曲线,故A项错误;M点为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物、N点为氯化铵和盐酸的混合物,两点的溶液中N

的物质的量:M

显中性,若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氨水的体积,则溶液显酸性,故C项错误;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易溶于水,随着盐酸滴入,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持续增强,故D项正确。

7.B KSCN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SCN沉淀后,再与Fe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故A项说法正确;在碱性条件下Fe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B项说法错误;AgBr(s)+SCN的平衡常数K=故D项说法正确。

8.B Na2S溶液中的一级水解大于二级水解,则c(Na)>c(OH)>c(HS)>c(H2S),故A项错误;Na2C2O4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式为c(OH)=c(H)+c(HC2恒式为c(Na)+c(H)=2c(C

+

-+

+

-+

+

--3+

-3+

AgSCN(s)+Br(aq)

mol·L,

-1

-

=0.77,故C项说法正确;水样中溴离子浓度为c(Br)=

-

)+2c(H2C2O4),故B项正确;Na2CO3溶液存在的电荷守),故C项错误;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存在的物

2+

-

)+c(OH)+c(HC

-

料守恒式为c(Na)=c(CH3COO)+c(CH3COOH)、2c(Ca)=c(Cl),故D项错误。

9.A 根据题图可知,未加盐酸时,ROH的pH=13,说明c(OH)=c(ROH),ROH为强碱;MOH的pH小于13,则MOH为弱碱;20.00 mL 0.100 0 mol·L的MOH溶液中加入10 mL 0.100 0 mol·L的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和MCl,溶液呈碱性,说明MOH电离程度大于MCl水解程度,所以c(Cl)>c(MOH),A项正确;将上述MOH、R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盐酸滴定至MOH恰好反应时,ROH已经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Cl、RCl,MCl为强酸弱碱盐,M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但水解程度较小,R不水解,所以存在c(R)>c(M)>c(H)>c(OH),B项错误;10.00 mLc(MO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

+

+

+

-+

--1

-1

-

c(M+)+c(MOH)<2c(Cl-),C项错误;V(HCl)>20.00 mL时,HCl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M+),溶液中溶质存在有c(MCl)=c(HCl)、c(MCl)>c(HCl)、c(MCl)

出现c(Cl)>c(M)=c(H)>c(OH),D项错误。 10.C C项,Cr2

+6Fe+14H

2+

+

-+

+

-

2C+6F+7H2O,若要还原1 mol Cr2,需要6 mol

(NH4)2Fe(SO4)2;D项,c(OH)=

1

-

mol·L=10mol·L,则c(H)=

-1-9-1+

mol·L=10mol·L

-1-5-

,pH=5。

11.答案 (1)0.735 0 ③⑦

(2)由方程式确定关系式:Cr~3Na2S2O3,然后进行计算。

3+

n(S2)=0.02 L×0.015 mol·L=3×10mol

-1-4

n(Cr元素)=n(Cr3+)=1×10-4mol

m(Cr元素)=1×10-4mol×52 g·mol-1=5.2×10-3g=5.2 mg

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

=208 mg·L

×100%

-1

-1

-1

(3)由无色变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18.10

解析 根据m=nM=cVM得:m(K2Cr2O7)=0.0100 0 mol·L×0.250 L×294.0 g·mol=0.735 0 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溶解固体时玻璃棒用于

搅拌、加速溶解,移液时玻璃棒用于引流,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所以用不到的仪器为量筒和移液管,故③⑦用不到。

(2)由①2C②Cr2

-

+3S2

+6I+14H

+

+7H2O2C~Cr2

Cr2+6S+14H

2I+S4

-

+

+3I2+7H2O ③I2+2S2~6I~6S2

-

可得关系式:2C

)=1×10mol

-4

n(Na2S2O3)=0.015 mol·L-1×20.00×10-3 L=3×10-4mol,则n(Cm(Cr元素)=1×10-4mol×52 g·mol-1=5.2×10-3 g=5.2 mg

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c=

=208 mg·L。

-1

(3)①滴定结束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可知,滴定管中初始读数为0,滴定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 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 mL;

根据反应2S2

+I2

S4

-1

+2I可知,n(S2

-3

-

)=2n(I2),所以W g产品中含有

-3

Na2S2O3·5H2O质量为0.100 0 mol·L×18.10×10L×2×M=3.620×10M g,则产品的纯度为

×100%。

12.答案 (1)将Co、Fe还原 (2)3Cl2+6OH(4)0.7 (5)c(N

)>c(S

)>c(OH)>c(HS

-3+

3+

-

Cl

+

+5Cl+3H2O 6.72 L (3)除去Mn B

-2+

)>c(H)

3+

3+

解析 (1)Na2SO3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溶液中的Co、Fe还原。

(2)氯气通入到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NaCl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Cl

+5Cl+3H2O;10.65 g NaClO3的物质的量为

--

=0.1 mol,需要氯气0.3

mol,根据电解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mol×22.4 L·mol=6.72 L。

-1

2NaOH+H2↑+Cl2↑,同时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0.3

(3)根据流程图可知,滤液Ⅱ中存在Mn、Co,由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完全沉淀,并防止Co转化为Co(OH)2沉淀。

(4)

=0.7。

2+

2+

2+2+

(5)①氨水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吸收二氧化硫过程中,碱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强,最后生成正盐亚硫酸铵,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正盐为亚硫酸铵,在亚硫酸铵溶液中,由于Kb>Ka2,故亚硫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因此

c(N)>c(S)、c(OH)>c(H)。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