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总结 - 分享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城市意象总结 - 分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城市理论。它从环境意象和城市形态两个方面对城市形体环境内涵进行了说明。 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分区、地标和道路等构成城市总体形态,有其一定的结构,加上作为个体建筑物主题(THEME)的外形,共同组成城市形体环境的视觉秩序,供人们观察城市后产生系统的城市意象。城市环境的符号、结构越清楚,人们也越能识别城市,从而带来心理的安定。因此,城市的形体设计要为人们提供能够产生城市意象的形体特征和结构系列。所谓形体特征,就是建筑单体的特殊标志和形体分布的特殊形式。所谓结构系列,就是形体各要素的空间有序组合形态。它们都是能供人们通过视觉以形成意象。

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易为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空间设计就是安排和组织城市各要素,使之形成能引起观察者更大的视觉兴奋的总体形态。这些形体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是道路(ROAD)。这是观察者移动的路线,是城市环境中的主导要素。

二是边缘线(EDGES)。这是两种类型空间之间的边界,常以岸线、铁路、城墙表现出来。 三是功能分区(DISTRICTS)。这是把城市整体分解为明显可辨的具有不同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表现出各功能区的质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性。

四是中心点或节点(NODES)。它地处战略位置,如枢纽地、交通交汇点或道路交汇点等,都是有名可循并易为人们记忆的。

五是地标(LANDMARKS)。这是人们观察形体环境的参考点,如著名建筑物、大商场、自然风景点等,给人们以标记印象。

人们进入城市,通过对上述五个要素的了解,便能产生出对该城市的意象。 城市意象是有质量的,它反映在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上,表现出如下四种意想质量:

一是各要素彼此不牵连(ELEMENT FREE)。这是指城市各要素之间没有联系,彼此间未形成结构。

二是位置结构(POSITIONAL STRUCTURE)。这是指要素间只有区位间的关系,但在功能上仍然处于不联系状态。

三是弹性结构(FLEXIBLE STRUCTURE)。这是指各要素间功能上有一种松散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比较灵活的、非固定的。

四是刚性结构(RIGID STRUCTURE)。这是指各要素在形态上和功能上建立了牢固的联系。 这四个阶段的城市意象,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从自由形式的城市形态,通过设计和建设以及政府的干预,可逐渐使各要素建立牢固联系的城市形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