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周扬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暴雨的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当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伟大学说的指引,我们才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仍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的存在,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但是,阶级斗争究竟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斯大林所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8页)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生产本身不是目的,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本身也不是目的。过去许多同志把这一点忘了。马克思从他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第一天起,就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关于人的问题,他在早期著作中谈得比较多,比较集中,其中有十分精辟的见解,当然也有不成熟之处。后期马克思集中力量研究经济问题,关于人的问题谈得少一些,但比之早期著作又有新的发展。只有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和后期著作连贯起来研究,既看到两者的区别,又看到两者的联系,才能对马克思主义获得完整准确的了解。

二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集中力量研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出了不少著作。与此同时,人道主义思想也很盛行。一个时期里,我国不少青年学生对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颇感兴趣。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认真引导。我认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才能真正克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亦译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提出来的,在打破封建主义束缚,揭露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方面,曾经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社会作用,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环境下,有所不同,因此也要作具体考察和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在某种条件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也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同盟军。但是,必须指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根本不同的。它的根本缺陷,是用抽象的人性、人道观念去说明和解释历史。尽管这种人道主义学说,对旧制度的抨击,也曾经显示出某些激动人心的力量;对历史的认识,也有过片断唯物主义的见解,但总的说来,未能跳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框框。作为整个思想体系,未能成为科学。

我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纳入人道主义的体系之中,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全部归结为人道主义;但是,我们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包含着人道主义的。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人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关心人,重视人的,是主张解放全人类的。当然,马克思主义讲的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实践的人;马克思主义讲的全人类解放,是通过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的。马克思把费尔巴哈讲的生物的人、抽象的人变成了社会的人、实践的人,从而既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并把它改造成实践的唯物主义;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的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并把它改造成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或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异化”概念的改造起了关键的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或支配主体本身。“异化”是一个辩证的概念,不是唯心的概念。唯心主义者可以用它,唯物主义者也可以用它。黑格尔说的“异化”,是指理念或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说的“异化”,是指抽象的人性的异化。马克思讲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主要是劳动的异化。关于“劳动异化”的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详细的论述。后来,他把这个思想发展为剩余价值学说。这在《资本论》中说得很清楚。那种认为马克思在后期抛弃了“异化”概念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下的异化现象,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顶点。各种异化现象,都是束缚人、奴役人、贬低人的价值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中的人类解放,不仅是从剥削制度(剥削是异化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下解放,而且是从一切异化形式的束缚下的解放,即全面的解放。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将使“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肉体力量和

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实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使“个性的全面发展代替旧的分工制度下个人的片面发展”(《资本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6页)他甚至说,共产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毫无疑问,这是从早期的马克思到成熟时期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应该说,这个问题是与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有着思想继承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从文艺复兴以来,崇尚人的全面发展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基本标志之一。

卢梭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就论述过人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的主张。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更有出色的论述,他要求通过美育活动,使人获得解放,“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美育书简,第二封信》)傅立叶设想在他的未来协作制度中,使人“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217页)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先进人们崇尚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这里,才有实现的可能。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人道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现实依据和方法,即改变旧的社会关系,取消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以往人道主义者幻想在人奴役人的社会里,靠“理性力量”、“泛爱”、“美育”等唯心主义说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现实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曾经肯定地谈到人道主义。不能否认,这个时期他还未完全摆脱黑格尔、费尔巴哈的错误影响。1845年以后,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对“真正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呓语进行批判。在他们成熟时期的著作中,也确实不再用人道主义这个词了,这些都是毋庸回避的事实。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发展过程,看不到马克思早期著作与后来成熟时期著作的区别,是不正确的;但是,否认马克思早期著作与后来成熟时期著作的联系,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后期马克思从根本上抛弃了人道主义,也同样是不正确的。即使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讲的人道主义,也是和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不同

的。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社会的、历史发展的,这和他后来所讲的有名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直观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致的。而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抽象的,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理性和爱。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吸取了一些东西,但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水平上,他超越了费尔巴哈;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但未从根本上否定人道主义。后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使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放在更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抛弃了人道主义思想。

肯定人的价值,或者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那就要肯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异化。承认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反对异化,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这就把异化的最重要的形式克服了。社会主义社会比之资本主义社会,有极大的优越性。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任何异化了。在经济建设中,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没有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必然王国,过去就干了不少蠢事,到头来是我们自食其果,这就是经济领域的异化。由于民主和法制的不健全,人民的公仆有时会滥用人民赋与的权力,转过来做人民的主人,这就是政治领域的异化,或者叫权力的异化。至于思想领域的异化,最典型的就是个人崇拜,这和费尔巴哈批判的宗教异化有某种相似之处。所以,“异化”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用不着对这个名词大惊小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当不害怕承认现实。承认有异化,才能克服异化。自然,社会主义的异化,同资本主义的异化是根本不同的。其次,我们也是完全能够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克服异化的。异化的根源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我们的体制上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就是克服思想上的异化。现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不久将进行的整党,就是为了克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异化。所以,我们的改革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掌握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思想,对于推动和指导当前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异化”问题,理论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希望这个探讨能够进一步深入下去。在这个问题上,也应当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总的说来,社会主义社会,最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社会关

系,使每个劳动者都可以平等地受到社会尊重。当然,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由于某些制度不完善,或由于旧意识影响,在某些局部情况下,糟蹋人才,埋没贤能,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并不是不会发生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理应受到重视。我们要教育青年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把人的价值抽象化,用实现“人的价值”来装扮自己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不足取的。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劳动中,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献身的奋斗中,实现人的价值,提高人的价值。

在当前伟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配合全国各个领域改革工作的进行,研究异化问题,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采取正确区分两类矛盾的方法,克服和消除异化现象,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