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实验探究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专题八 实验探究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往右拉至一定刻度,松手后观察活塞能否回到原位置 时间 (4)氯离子(Cl-) 水分子(H2O) 氯化铁溶液 稀盐酸 加入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离子起催化作用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催化效果可通过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判断。(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然后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右拉至某一刻度,然后松手,如果松手后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漏气;从定量角度比较氯化铁和硫酸铜的催化效果,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气体所用时间判断或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判断。(4)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三种微粒:铁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所以猜想二、三分别是氯离子或水分子起催化作用;要证明猜想一正确,要求控制加入的溶液中,一种含铁离子,一种不含铁离子,且两种溶液中阴离子要相同,所以可分别加入氯化铁溶液和稀盐酸,可观察到加入氯化铁溶液后,产生气泡较快,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变化,由此说明铁离子起催化作用。

拓展类型

高温 FeO+CO↑(或CO+FeO=====高温 1. (1)酒精灯 (2)FeCO3=====2

Fe+CO2) (3)装置C内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4)< (5)乙

【解析】(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本实验开始前先通入CO再加高温 FeO+CO↑, 热,创造了无氧条件,故发生的反应为FeCO3=====2

高温 Fe+CO。(3)碳酸亚铁分解有CO存在还可以发生CO+FeO=====2产生的CO2及CO还原FeO产生的CO2全部被B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质量增加;C装置内为澄清石灰水,CO2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后,气体通入C装置内溶液不变浑浊。故实验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装置C内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内的碳酸亚铁反应完后变为Fe,减小的是碳及氧元素的质量,而B装置内增加的质量应为碳酸亚铁中的碳及氧元素的质量加反应掉的CO的质量,故a<b。(5)最后的尾气为未反应的CO,故应用排水法收集,且短管进长管出,故选乙装置。

2. 【题 干】气泡 Mg +2HCl === MgCl2+H2↑ 【得出结论】△ Mg(OH)+H↑ 镁条的长度(或质量)【做出猜想】Mg+2H2O =====22【实验验证2】没有气泡产生 逐渐消失 不溶解 Cl-

【解析】【题 干】镁条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Mg +2HCl === MgCl2+H2↑。【得出结论】对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发现,镁条越长,沉淀的质量越多,故可得出是镁条的长度(或质量)影响了产生沉淀的多少。【做出猜想】猜想产生氢氧化镁是因为镁能与热水反△ Mg(OH)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 +2H2O =====2+H2↑。【实验验证2】猜想一不正确说明沉淀中没有镁,则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说明白色沉淀逐渐消失;由于氯化镁能溶于水,而猜想二不正确,说明白色沉淀不溶解;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是氯化银,则原白色沉淀中还含有Cl-。

3. 【实验设计】(B)→(E)→(D)→(C) 【分析与结论】①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检验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是否吸收完全 ③ 3.2 3∶4∶2

【解析】【实验设计】7.2 g PLA在装置A中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了除去反应生成物中的水蒸气,应先通过浓硫酸(装置B),该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水蒸气的质量,然后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E来检验水蒸气是否被除尽;再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D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后通过装置C,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故连接顺序为ABEDC。【分析与结论】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使测定结果不准确;②装置E中的无水硫酸铜是用来检验生成的水蒸气是否被装置B中的浓硫酸全部吸收;③由表格数据可知,C、E装置质量没有改变,说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分别被装置B和装置D完全吸收。装置B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水蒸气的质量为163.6 g-160 g=3.6 g,其中含氢元素2

的质量为3.6 g×18×100%=0.4 g;装置D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63.2 g-150 g=13.2 g,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3.2 12

g×44×100%=3.6 g,则 7.2 g PLA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7.2 g-0.4 g3.6 g-3.6 g=3.2 g,该PLA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0.4 g3.2 g

1 ∶16 =3∶4∶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玩转江西6年中考真题

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6年1考)

1. [2017江西19(2)题1分]化学小实验是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2)图中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第1题图

命题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未知化学式的推断(6年5考) 2. (2017江西6题2分)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 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O3

3. (2017江西9题2分)下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X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

第3题图

A.

B.

C.

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