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六足爬虫机器人设计(单片机)(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红外遥控六足爬虫机器人设计(单片机)(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控制系统电路图

控制系统电路图

9

三、微型伺服马达原理与控制

(一)、微型伺服马达内部结构

一个微型伺服马达内部包括了一个小型直流马达;一组变速齿轮组;一个反馈可调电位器;及一块电子控制板。其中,高速转动的直流马达提供了原始动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使之产生高扭力的输出,齿轮组的变速比愈大,伺服马达的输出扭力也愈大,也就是说越能承受更大的重量,但转动的速度也愈低。

(二)、微行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

一个微型伺服马达是一个典型闭环反馈系统,其原理可由下图表示:

微行伺服马达工作原理图 减速齿轮组由马达驱动,其终端(输出端)带动一个线性的比例电位器作位置检测,该电位器把转角坐标转换为一比例电压反馈给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将其与输入的控制脉冲信号比较,产生纠正脉冲,并驱动马达正向或反向地转动,使齿轮组的输出位置与期望值相符,令纠正脉冲趋于为0,从而达到使伺服马达精确定位的目的。

微型伺服马达内部结构图 10

(三)、伺服马达的控制

标准的微型伺服马达有三条控制线,分别为:电源、地及控制。电源线与地线用于提供内部的直流马达及控制线路所需的能源,电压通常介于4V—6V之间,该电源应尽可能与处理系统的电源隔离(因为伺服马达会产生噪音)。甚至小伺服马达在重负载时也会拉低放大器的电压,所以整个系统的电源供应的比例必须合理。

输入一个周期性的正向脉冲信号,这个周期性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时间通常在1ms—2ms之间,而低电平时间应在5ms到20ms之间,并不很严格,下表表示出一个典型的20ms周期性脉冲的正脉冲宽度与微型伺服马达的输出臂位置的关系:

(四)、选用的伺服马达

我选用的伺服马达为TowPro的,型号为SG303。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 转速:0.23秒/60度。 ? 力矩:3.2kg·cm。

? 尺寸:40.4mm×19.8mm×36mm。 ? 重量:37.2g。 ? 5V电源供电。

控制周期脉冲宽度为20ms。送出不同的正脉冲宽度是,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控制正脉冲宽度如下:

? 正脉冲宽度为0.3ms时,伺服马达反转。 ? 正脉冲宽度为2.5ms时,伺服马达正转。 ? 正脉冲宽度为1.4ms时,伺服马达回到中点。

11

四、红外遥控

家中许多的电器产品都有遥控的功能,例如电视机、录像机、VCD、空调等家电产品,它们都是以红外遥控的方式进行遥控。 (一)、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二)、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

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

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如图3所示。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