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并进行一定的批评和理性的解释。 41、新感觉派:

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钢铁兵等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当时著名评论家千叶鬼雄在读了《文艺时代》创刊号后,发表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的专论,对该派作家感觉之“新”进行了肯定。于是,新感觉派由此得名。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立体派、未来派等先锋艺术风格的影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 42、旅美派:

又称叙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 43、埃及现代派: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其卓越代表。 44、战后派:

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他们以1946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强调艺术至上,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的束缚。野间宏《阴暗的图画》被公认为“战后派”的先声。第二次战后派作家主要有三岛由纪夫、大冈升平、安部公房、堀田善卫等。 45、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46、“战壕真实派”:

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苏联的一个文学流派。作家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描绘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们在战场上的遭遇和真实感受,尽力突出战壕真实。代表作家有邦达列夫等。 47、《万叶集》:

是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为了和汉诗相区别,日本人将用大和文写的诗歌称为和歌。代表诗人有山上忆良等。 48、奥林波斯神系:

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49、陌生化效果:

布莱希特创造了一种称为“间离效果”(陌生化)的艺术方法,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制造感情上的距离。首先是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融进角色之中,而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其次,通过舞台布置和演员表演,在观众与剧情之间制造适当距离,使观众用探讨、批判的态度看剧情,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50、含泪的笑:

果戈理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因素,进行夸张,加以讽刺,并进行无情揭露。一切看似怪诞,令人捧腹大笑,但在“笑”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切的悲痛,这就是“含泪的笑”。 51、存在主义:

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文学流派,它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文学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宣扬世界荒谬、人生痛苦。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和波伏娃。 52、“狂飙突进”运动:

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得名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是启蒙运动的继续与发展。该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该运动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性质,未能引向政治斗争。代表人物是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代表作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阴谋与爱情》等。

5

5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了农奴制的腐朽黑暗,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文学批评现实的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之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54、《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包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共90余部。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 55、宪章派文学:

1838年至1848年爆发了为实现《人民宪章》而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工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当时全国各地的工人组织创办了许多报刊,一批诗人以报刊为载体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反映了工人的呼声,推动运动向前发展。这些诗歌政治倾向明确,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

56、前期象征主义文学:

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应该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也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感”手法。 57、音乐小说:

指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浓郁的音乐色彩。它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在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 58、流浪汉小说:

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其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最著名的是西班牙《小癞子》。 59、巴黎公社文学

19世纪30至40年代,欧洲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工人诗歌、英国宪章派文学、德国的革命诗歌等。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巴黎公社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主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揭露反动派罪行,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代表人物是鲍狄埃《国际歌》等;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60、“心灵辩证法”: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自传小说的评价,他认为托尔斯泰最注重的是一些情感和思想怎样发展成别的情感和思想,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托尔斯泰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灵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绘出一些情感和心理怎样演变成为另一种情感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 61、《欧那尼》“决战”:

1830年,雨果在巴黎上演了浪漫剧《欧那尼》,此剧完全打破了“三一律”的限制,地点随意变换,大量采用奇情剧的手法,充满浪漫的奇异构想。围绕它的上演引起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阵营之间的一场决战。它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彻底战胜了古典主义。

6

62、“人物再现法”:

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独创的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法,让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以表现他们的性格发展和不同的生活阶段,既使多部作品联结成一个艺术整体,又刻画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63、解冻文学:

20世纪中期出现在苏联文坛的一股文学思潮,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小说通过描写伏尔加河沿岸一家工厂的厂长茹拉夫廖夫这个“官僚主义者”典型,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不正常现象。小说以写冰雪消融、解冻时节来临结束。于是“解冻”成了这个时期文学界的象征,由此发端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先后出现了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爱伦堡的《解冻》等作品,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64、白桦派:

白桦派由围绕在同人文艺刊物《白桦》周围的作家组成。他们早期创作有理想主义倾向,多以表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主。以后的人道主义思想逐步加强,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等。 65、《古兰经》

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实际上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语言简洁生动,文辞流畅华美。是古代阿拉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66、哲理小说:

是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虽然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重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儿》等。 67、神曲

中世纪诗人但丁的著名作品。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天堂”,在中世纪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展示了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在信仰(贝雅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 68、美丑对照原则

是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中创立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他认为大自然中美丑是并存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善恶并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该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他肯定和强调了“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丑”的审美意义。同时他还强调艺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夸张手法。 69、《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成书约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小说描写的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70、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是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71、象征主义

7

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建意象用音乐来增加冥想效应。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 72、“布莱希特体系”

布莱希特革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模式,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他受中国戏曲影响,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摆脱情景交融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理性的意识,领悟剧中的哲理。 73、文艺复兴

14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希腊文化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 74、“社会问题剧”

1868年-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为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弊端。代表作品是《玩偶之家》。 75、“冰山原则”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76、“硬汉子”形象

是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饶、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77、维塞克斯小说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就是这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的维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维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78、《一千零一夜》 79、奥涅金 80、《吝啬鬼》 81、“一寸土”文学 82、表现主义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