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预测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位、水量、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

五、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量和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注:直接利用泉水天然流量作为允许开采量时,应具有20年以上泉流量系列观测资料。

第8.2.37条 A级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具有为解决开采水源地具体课题所进行的专门研究和试验成果;

二、根据开采的动态资料进一步完善地下水数学模型,并逐步建立地下水管理模型;

三、掌握3年以上水源地连续的开采动态资料,并对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系统的多年的均衡计算和评价;

四、提出水源地改造、扩建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9.0.1条 勘察期间应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开采、开源节流、化害为利的原则,及时开展与地下水资源保护有关的水文地质工作。

第9.0.2条 凡出现以下情况的地区,在没有采取专门措施,如人工补给地下水,或由当地统一调整用水量时,不宜在同一开采区再进行增加开采量的勘察:

一、现有水源地的开采量和补给量已达到平衡,且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补给量已不能增加;

二、水质明显恶化,不能满足需要;

三、现有水源地的开采引起危害性的地面沉降或地表塌陷。

第9.0.3条 在已有水源地的附近,进行新水源地的勘察或扩大已有水源地的勘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掌握已有水源的开采动态和发展规划;

二、协调新水源和已有水源地的开采动水位;

三、合理利用多层含水层,但应考虑长期开采后上、下各层的相互干扰影响。

第9.0.4条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根据地下水动态观测所获得的资料,宜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允许开采量进一步进行计算和评价,对水位、水质的变化和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的发生作出预测,并根据其结果提出调整开采方案或采取防护措施的建议。

第9.0.5条 在有污染源(包括咸水)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水源地应选择在污染源的上游;

二、进行污染调查,掌握污染源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情况,并应预测开采后可能引起的变化;

三、控制开采量和开采动水位,防止水质不好的水入侵。有条件时,也可用人工补给地下水;

四、对开采井及观测孔应采取止水措施,防止垂直方向上不同含水层中水质好的和不好的地下水直接发生联系;

五、水质分析除应进行一般项目的分析外,尚应根据污染源的类型、性质和有害物质成份,进行相应的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及放射性物质的测定。

第9.0.6条 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可根据上部土体的压缩性和各层地下水的区域水位下降值,提出有无因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在已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建立地下水观测网,设置测定地面沉降值的分层标和基岩标,掌握沉降的发展规律,采用调整开采方案和人工补给地下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控制。

第9.0.7条 在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当地表水或工业回水丰富、储水地层的构造条件又允许时,宜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方法补充地下水水源。人工补给后的地下水水质不宜劣于补给前的地下水水质。

第9.0.8条 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地区,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应做好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

附录一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编写提纲

序言

说明任务的委托单位及要求。

简要评述勘察区以往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概述勘察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概述勘察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简述气象和水文特征。

叙述地层和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二、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说明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状况。

三、勘察工作

围绕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布置,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

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存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书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五、结论和建议

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和水质及其精度。

建议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指出水源地在施工和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设置及要求。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主要附件

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 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

钻孔(井)柱状图及抽水试验综合图 水文、气象资料图表 井(泉)调查表 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

注:编写报告书时,应根据需水量大小、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和勘察阶段对本提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论述应突出资源评价,言简意赅。文字与图表应相互呼应。 附录二 地层符号

(一)地层年代符号

界 系 统 全新Q4或Qh 上更新统Q3 更新统Qp 中更新统Q2 下更新统Q1 第四系Q 新生界Kz 上第三系N 第三系R 下系三系e 上新统N2 中新统N1 渐新统E3 始新统E2 古新统E1 上白垩统或白垩系上统K2 下白垩统或白垩系下统K1 上侏罗系统或侏罗系上统J3 中侏罗系或侏罗系中统J2 下侏罗系或侏罗系下统J1 上三叠系统或三叠系上统T3 中生界Mz 白垩系k 侏罗系J 中 生 界 Mz 三叠系T 中三叠系统或三叠系中统T3 下三叠系统或三叠系中统T3 上二叠系或二叠系上统P2 下二叠系或二叠系下统P1 上石炭系统或石炭系上统C3 中石炭系统或石炭系中统C2 二叠系P 石炭系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