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

8 2

(强调)能层:按电子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能层。 能级:同一能层的电子(电子的互相影响),能量也不同,分为能级。 能层 K L M N

能层序数(n) 1 2 3 4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5f

能级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能层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1、每一能层的能级都从s开始;依次为s,p,d,f 2、能级数目就是能层序数;

3、能层不同的各级容纳电子数目为s-2,p-6,d-10,f-14。

4、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为2n2。 (讨论)P5的学与问。 (难点)三、构造原理

1~19号元素都是按照能层能级的顺序排布电子,但是,19和20号元素却不同? 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P6的图1-2 1s-2s-2p-3s-3p-4s-3d-4p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写出几乎所有的已知原子序数的原子电子排布 (阅读)P6的表格,注意构造原理,电子排布顺序(基态原子)。 (讨论)P7的“思考与交流” (练习)P13的1,2,4 (作业)教材P13的7,8。 印发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开天辟地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氢、氦、锂,至今氢仍为88.6%,与氦共占99.7%。 原子概念核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二、能层与能级(楼层与台阶)

能层:按电子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能层。

能级:同一能层的电子(电子的互相影响),能量也不同,分为能级。 1、每一能层的能级都从s开始;依次为s,p,d,f 2、能级数目就是能层序数;

3、能层不同的各级容纳电子数目为s-2,p-6,d-10,f-14。 4、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为2n2。 三、构造原理

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P6的图1-2 1s-2s-2p-3s-3p-4s-3d-4p 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效果:

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所以课堂效果很不错,强调了新的概念:能级。并且和学生一起将重要的原子电子排布进行了书写。下节课要小测和总结。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最低原理。

2、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核原子轨道。 教学重点:

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2、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教学难点:

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2、基态、激发态与光谱。

教学过程:

(小测)1、1~36号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名称

2、6、13、21、26、35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小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一、原子论的发展。

二、能层:按电子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能层。

能级:同一能层的电子(电子的互相影响),能量也不同,分为能级。 规律:1、每一能层的能级都从s开始;依次为s,p,d,f 2、能级数目就是能层序数;

3、能层不同的各级容纳电子数目为s-2,p-6,d-10,f-14。 4、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为2n2。 三、构造原理:

1s-2s-2p-3s-3p-4s-3d-4p

(介绍)四、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激发态原子:基态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例如:1s22s12p2 1s12p5 (练习)P13的6

吸收能量 跃迁 吸收光谱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释放能量 跃迁 发射光谱

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问题)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能否准确知道某一时刻电子位置呢?

现代量子力学指出,不可能像描述宏观物质那样描述电子的运动。只能确定电子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演示)模拟电子云。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故电子云。 (概念)电子云 概率为90%的空间圈出来 原子轨道 能级

形状

原子轨道数目 最多容纳电子数目 s 球形 1个 1×2=2 p

纺锤形

3个px ,py,pz 3×2=6 d

比较复杂

5个

5×2=10

(展示)p电子的原子轨道模型。

(阅图)教材P12的图1-14“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回答问题:

1、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容纳几个电子? 答:2个,自旋方向相反(泡利原理)。 2、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有什么规律?

答:尽可能多的占用轨道,自旋方向相同(洪特规则) (作业)P13的3、5 ;印发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复习)

一、原子论的发展。

二、能层、能级、规律:

1、每一能层的能级都从s开始;依次为s,p,d,f 2、能级数目就是能层序数;

3、能层不同的各级容纳电子数目为s-2,p-6,d-10,f-14。 4、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为2n2。 三、构造原理:

1s-2s-2p-3s-3p-4s-3d-4p (新课)

四、能量最低原理:

吸收能量 跃迁 吸收光谱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释放能量 跃迁 发射光谱 原子光谱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电子云 概率为90%的空间圈出来 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能层时,尽可能多的占用轨道,自旋方向相同。 教学效果:

电子云模型展示和p轨道的模型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原子轨道概念。本节课内容基本完成,但是练习少了,下节课要总结一下,并评讲习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