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版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实用参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版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优质参考文档

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教 学 反 思 课题:分米的认识第2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新授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用具: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课堂总结 优质参考文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