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26

四路信号源的脉冲宽度,从而达到控制四相步进机的转动频率。其可应用家电中电机的控制,如风扇转速调节等。

5.3 应用三:断线报警器

如图5-5所示,断线报警器由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模块、蜂鸣器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报警线模块组成。

图5-5 断线报警器

通过调节R6阻值,使方波信号的电压达到发光二极管与蜂鸣器的工作电压,在通过控制R3阻值来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改变方波信号的脉冲宽度,从而达到改变蜂鸣器鸣笛频率和发光二极管的闪动频率。正常工作下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常亮。若断线报警线被碰断时,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红色闪动光,蜂鸣器同时报警,达到报警效果。其可应用于小区,景区等外围防护,防止外人擅闯、盗窃等。

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27

6 结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孔子所言,通过EDA工具中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子设计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的效率。对于当今的快速发展的电子科学技术,我们不仅需要扎实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实践操作,来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毕业设计,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作为操作平台,使我对所涉及电路的原理,电子元器件参数的设定有了清晰的认识,懂得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这一便捷辅助工具,快速建立电路模型。另外通过电路仿真清晰的认知到对电路分析重要性,合理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新生知识的理解。

在毕业设计的学习过程,遇到很多疑难困惑。而问题能否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完成毕业设计尤为重要。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使我对于毕设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我清晰到认知到自己研究方向与难点,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毕竟图书馆的书籍跟最新理论情况还是不尽相同,利用网络资源恰恰能很好地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论文网”等,进一步增强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一定程度给毕业设计方案设计带来很多有益启发。

方案设计必须理论为基础,根据具体要求,加以改进与完善。我对本次毕设方案的设计思考很久,对每一种方案设计都是严格以理论为指导,防止设计中方向会发生偏离,甚至错误。比如说我曾想利用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源,利用运算放大器产生方波,再通过改变正弦波的频率改变发出的方波信号占空比。但是方波虽然调试出来,对于占空比的调节却无法做到,一直为二分之一。认真仔细思考后发现自己理解错误,正弦波正电压与负电压的持续时间都刚好是正弦波周期的一半,因此无论如何改变正弦波的频率,最终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一直为二分之一,改变的只是方波信号的频率。因此我们在设计方案中,要先理清思路,综合各方面思考,切勿顾此失彼。

在对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际应用中,我结合实际的生活,将所设计的可变占空比方波应用到自己生活经常用到的地方,像对灯光的处理、小区的安全防护、电风扇的电机转动快慢的调节等。这些具体的应用让我再次检验的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同时这些具体的应用也让我倍感骄傲。

本次毕业设计是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量,我深刻体会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有充分耐心,过硬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勇气。有时候操作过程相当繁琐,可能会陷入误区,感到灰心,产生放弃的情绪,这时需要静心下来,理清思路,查找原因后重新再来。

另外通过此次毕设让我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有了全面的复习,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对于此次毕业设计感慨颇丰,收获良多,大学生涯虽然结束,但是学无止境,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坚持学习,保持严谨认真态度。

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28

参考文献

[1]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7 [2] 崔建明.电子电工EDA仿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8-96 [3] Multisim 13用户手册

[4] NI Circuit Design Suite v10.0.343中文版

[5]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link?url=EMo48mjn0VdQNIznIgl1UQOI3Xb_mzietDA_lMJP8ZbXDXM3FweJxk7bNxRzNVcuX_gz38ojERT4kPUy3Kr18q

[6] 黄胜.基于Multisim的数字时钟的设计与仿真[D].郑州:黄海科技学院,2012:10-12 [7] 李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5-37 [8] 吕曙东.基于Multisim 10的矩形波信号发生器仿真与实现[A].电子设计工程,2011,

18(11):69-74

[9] Smith D R.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M].New York:Van Nostrand Rehold,1985.66-68 [10] Liang Shen.Applied Electromagnetism.Secomd Edition.PWS Publishing Company,1987.12-19

[11] 陈永甫.多功能集成电路555经典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33 [12]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link?url=yZNaU-dXt9ONxawSn2FZsAU4-IE7eVeQ4zOq8zHEYj8ELEVW4HRTVqYtlktZfSxHcfD5EFbuLlCrJqvGGFJmf_

[13]梅开乡.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1-33 [14]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link?url=EMo48mjn0VdQNIznIgl1UQOI3Xb_mzietDA_lMJP8Z bXDXM3FweJxk7bNxRzNVcuX_gz38ojERT4kPUy3Kr18q

[15] 坂本正文.步进电机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4-39

可变占空比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29

致 谢

时光荏苒,日月如流,转眼间大学四年步入尾声。几个多月来,认认真真地坐在书桌前,准备着毕业论文,回首着求学历程,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激励过我、鞭策过我的人,满怀感激之情。论文初期,由于经验的缺乏,对于论文的工作的开展相当缓慢,这个时候老师不断鼓励和指导,以及同学的积极帮助,使得我开始顺利的进入的状态。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胡之惠副教授。虽然胡老师平时课务比较繁忙,但是对于我们毕业设计的开题阶段,中期检查,后期论文修改等每个阶段都给予了认真仔细的指导和教育。由于先前答辩中,答辩老师认为我的课题简单,对于我所需设计的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我的仿真与应用过程变得很繁琐,但是胡老师细心地指导,帮助我进行构思和搭建仿真模型,使我对论文结构有了清晰的认知。

同时我还要感谢各位老师,感谢教会我专业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我的严格要求,让我在大学四年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树立人生理想。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们通信工程系贴心考虑,由于考研的初试和复试时间和毕设有些冲突,系里面总能考虑我们这些考研学生,给我们推迟答辩,让我们安心迎考。

另外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是你给我们提供了安静的学习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在这里能够舒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最后衷心地感谢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