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第一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在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并在战后得到广泛传播的现代建筑的思想和实践。在开始的十余年里,西方有学者将建筑领域这种新的思潮叫做后现代主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般学术界仍将它们作为后现代时期的建筑现象进行考察与认识,也有将其统称做“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

建筑中后现代概念的提出是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关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讨论密不可分的。后现代不是建筑领域的专有名词,其在不同的领域内涵不尽相同,但这个名词已被用来描述20世纪后半叶涉及人类政治、经济、社会、艺术以及思想与知识领域观念转变的共同特性。后现代思考开始于西方世界对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的全面反思。

建筑思想的转变总是折射出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但就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种种现象来看,建筑的发展也表现出了自身的特有形式。建筑中的后现代在开始时往往被理解成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现象,而在以后的十几年里,随着新的建筑思潮与建筑实践的不断涌现,其内涵也不断变化。随着弗兰普敦、柯尔弘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一系列著作的发表,一些在整体上对这一时期建筑转变的学术研究开始形成。建筑的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

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在二次大战之间达到高潮。以现代派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时间为代表所推动发展的现代建筑派,在相当一段时期里被人认为是抛弃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发展必然。当时先锋派建筑师们关注大量住宅需求的设计实验、强调建筑的功能作用以及对建筑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创造性运用,都是19世纪以来持续探索的工业化时代建筑发展方式的决定性成果。在20世纪30 、40 年代中叶,先锋派门倡导的现代性被变异成一种特殊的、被称作“新传统”的纪念性风格。基甸、佩夫斯纳和希契科克等理论家的书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现代建筑的历史与理论著作。

20世纪50、60年代现代建筑成为西方世界众多城市更新与振兴的重要策略。同时,这种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而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又继续向西方以外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延伸,并且,现代派所创建的美学形势也同时从边缘走向主流。

现代派建筑师们普遍强调设计与建造技术以及使用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理性精神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引领这个时代建筑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代派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密斯·范·德·罗及其战后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一种技术至上的典型趋向。这典型地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战前先锋派的理想探索在战后迅疾发展的经济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力量。他设计的芝加哥湖滨公寓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不仅是新时代的技术纪念碑,也是现代都市摩天楼的商业形象和资本主义权利的表征建立了最重要的范本。密斯以一种精密的建筑美学与工业技术的最佳利用的高度结合,创造了特有的建筑文化。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以及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成为这个时代技术与资本的最强有力的象征。

战后,技术至上的意识形态还演绎出新的未来主义。一方面是战后西方世界技术持续强劲发展的激励,另一方面,以英国的班纳姆等人为代表的理论家也为这些畅想推波助澜。6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高级派代,其代表是英国的阿基格拉姆集团和日本的新陈代谢派。

现代建筑派在主张建筑形式是从使用功能以及建造技术的逻辑关系中获得的同时,又极力推崇建筑师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20世纪60年代初,建筑设计已经明显地体现出对现代主义理解的分化状态,“重理”或“偏情”两种倾向的出现似乎已经说明了这点。

以小沙里宁、乌特松和沙龙等人为代表,从他们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出,高度的形式表现与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同样重要。

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成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于1993年制定的、以“功能城市”思想为核心的雅典宪章,直接影响了战后欧洲众多城市有关重建、更新或开发的规划实践。主要源于从勒·柯比西埃的“光明城市”构想所制定的雅典宪章,形成了以居住、娱乐、工作和交通四大功能来理解城市结构的规划思想,其实质关注的是功能秩序和生产的合理化。结果,它带来城市中简单、死板的功能分区,也带来单一类型的城市居住方式。

当种种现代建筑的不足或弊端日益呈现的时候,一些批判现代主义的声音在20世界50、60年代推动建筑发展的部分建筑师中已经出现。50年代末,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中分离出来的第十次小组已经十分尖锐地揭示了功能城市规划思想的不足。日本派建筑师前川国男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对现代建筑反思。这一时期个别建筑师的设计实践由于显现出了与现代建筑运动不尽相同的策略而被看做建筑走向后现代的重要转型人物。美国建筑师卡恩是最具影响力的。

在20世纪60年代,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出现的几部理论著作应该说是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公开而严肃反击的开始,它们的出场也真正宣告了一个对于建筑与城市发展认识上的时代性转变。第一部引起轰动的著作是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6年出版的两部著作可以说是战后建筑发展观念型转变的更重要的标志,一部是美国建筑师文图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另一部是欧洲意大利建筑师罗西所著的《城市建筑》。1969年由埃及建筑师法赛发表的《为了穷困者的建筑》代表了非西方国家建筑界对国际式建筑的公开抵抗。对历史与地域特征的价值回归也促进了对历史建筑与城市历史环境的极大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以建筑理论家柯林·罗的著作《拼贴城市》为代表的理论学说,建立了一种重新认识城市的崭新理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至20世纪末,众多历史建筑扩建或改造的项目已成为不少优秀建筑师们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作品。例英国伦敦的老码头改造以及巴黎贝西区的改造项目。欧洲个别建筑师保护历史的愿望与一些中产阶级业主的热情相遇出现了城市建设的怀旧风格。保护地方传统特色的新城或新区规划设计比较成功的是20世纪70年代由库哈斯规划的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尔麦尔。

20世纪60年代,西方迎来了人文学科发展极为丰富的时期,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进程已经从现代化发展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或称后现代时期,学术界也引发了关于这个时期社会文化特征的大讨论,具有综合性和批判性,是西方人文学者对西方自身人文传统的重新构想与整合。对现存知识系统的质疑,对语言学问题的共同关注,是这些人文学研究中最突出的共同特征。促成建筑领域新思想的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代表有海德格尔、福科和德里达。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最大特征,如1972年,文图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美国建筑师盖里为自己在圣·莫尼卡的自宅所做的“废料建筑”的改建。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在西方的学生运动与广泛的文化反叛行动,宣布了现代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告终。

相比之下,一些建筑师放弃形式的先入为主,进而转向对建筑社会性的关注,做出了极有价值的尝试。很有影响的实例是英国建筑师厄斯金设计的拜克墙低租金社会住宅综合体和比利时建筑师克罗尔设计的鲁汶大学医学院住宅楼。

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结构主义学派的实践探索也开始了建筑形式创造的新思维。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为范·艾克和赫茨贝格。结构主义学派最著名的实例是赫茨贝格设计的在荷兰的中央贝赫保险公司大楼。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

西方建筑界出现的所谓后现代主义与整个西方学术界所讨论的后现代时期的种种理论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完全一致。在建筑界,它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它既出现在西方世界开始对现代主义提出广泛质疑的时代背景中,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到80年代,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因此,它后来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称作后现代形式主义。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

文图里是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人物,他1966年发表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最早对现代建筑公开选战的建筑理论著作。文图里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与劳奇在1962年合作设计的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更多的建筑师开始了批判现代建筑的探索,如约翰逊、穆尔、斯特恩。

后现代主义真正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思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与更多的理论著作的出现和一系列对现代主义原则离经叛道的建筑作品的出场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不少令建筑界广泛关注的作品,这些作品将斯特恩的拼贴、重叠、回归历史以及文图里的通俗文化和装饰外壳付诸实践,并完全背离了现代建筑形式忠实于功能的美学准则。如摩尔的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曾是现代建筑运动积极倡导者的约翰逊1978年设计并建造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这一时期接连出现的一批批判现代建筑的理论著作再一次对这股思潮的兴起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布莱克的《形式追随失败》、布罗林的《现代建筑的失败》等,一些评论家和理论家如斯卡利、戈德伯格等人事实上已经在为不断出现的后现代建筑师的作品进行观念与理论的建树。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建筑理论家詹克斯在1977年发表的《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是最早正式给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下定义的人,并真正使这一名称在建筑界广泛流传。

从实践来看,后现代建筑所体现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热衷于运用历史建筑元素,尤其是古典建筑元素。如格雷夫斯20世纪80年代初为俄勒冈波特兰市设计的波特兰市市政厅。

一些建筑师公开表示与现代建筑决裂,如1964年成立的罗马建筑师和规划师协会就是这种倾向的代表。当时,意大利设计界与建筑界重新对现代运动之前的新艺术运动及其作品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强调历史意识的恢复。罗马建筑师及建筑历史学家波托盖西将自己的建筑设计与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富有浪漫精神的折衷主义创作道路。他设计的巴尔第住宅呈现出了巴洛克与风格派的对立综合。

奥地利建筑师霍莱因的创作在引用古典语言和象征手法上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正统现代建筑的反叛人物。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是其颇有形象的代表作。1980年,由波托盖西主持举办的那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推出了特别的主题:“过去的呈现”。不少人将这个展览看成是一次后现代建筑师在欧洲的公开大亮相。

相对于美国,欧洲在对待这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应要冷淡得多,但建筑师们重新关注城市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是越来越普遍了。如英国建筑师斯特林在1982年完成的德国斯图加特的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

20世纪80年代,德国柏林成为住宅设计探索的舞台。1987年,由柏林当局为柏林建城750年举办的国际建筑展是一次后现代时期建筑师作品的大汇展。

关注历史元素和使用隐喻方式的设计探索在日本建筑师中也有回应,矶崎新是一个重要代表,其代表作是筑波城市大厦。

后现代建筑师的实践呈现出了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首先是回归历史,喜用古典建筑元

素:其次是追求隐喻的设计手法,以各种符号的广泛使用和装饰手段来强调建筑形式的含义及象征作用;再就是走向大众与通俗文化,戏谑地使用古典元素;最终,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使其并不排斥似乎也将成为历史的现代建筑。因此,詹克斯把后现代归纳为激进的折衷主义。

80年代后期,这股思潮大大降温。部分后现代的设计语言与商业娱乐世界结成联姻,最典型的是格雷夫斯设计的海豚旅馆与天鹅旅馆,它是历史主义与通俗文化联手的一次凯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此类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后现代形式主义更贴切。

第三节 新理性主义

20世纪60年代后期意大利出现的新理性主义运动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力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也称坦丹扎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建筑师、建筑理论家罗西。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关注点是围绕着建筑的历史与传统问题展开的,它要寻找的是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早在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涌现出了一批非常积极的探索者。以勒·柯比西埃为代表的激进的先锋派们想把意大利古典建筑的民族传统价值与机器时代的结构逻辑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综合,这就是以特拉尼为代表的、被称为意大利理性建筑运动的7人小组的基本思想。60年代开始的新理性主义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那一时期思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后的意大利在社会政治领域始终难以建立稳定性,围绕大城市发展的城郊社区呈现出无序状态。60年代末,以罗西和格拉希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们开始了“回归秩序”的建筑探索,并很快在建筑界引起关注。这就是新理性主义产生的又一背景。

新理性主义的兴起以两部重要理论著作的发表为标志。一是1966年罗西的《城市建筑》,另一部是格拉希的《建筑的结构逻辑》。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最有影响,类型学方法有着两个关键的特征。一方面他立足于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概念,试图建立一种绝对的、普遍而永恒的建筑形式原则;另一方面,罗西又极为强调与一项设计任务相关的具体历史环境,立足于对传统建筑的学习和理解,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形成对类型的认识,以寻找形式创造的依据。罗西1971年设计的圣·卡塔多公墓是他类型学理论的一次典型实践,其另一代表作为米兰的格拉拉公寓。20世纪80年代以后,罗西将他的类型分析方法扩展到各种公共建筑设计的实践领域,如他为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水上剧场,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设计的博尼芳丹博物馆。建筑师及理论家格拉希也是这场运动中颇有建树的人物,他的著作《建筑的逻辑结构》是倡导新理性主义思想的又一力作,如泰奥拉城的重建设计。

新理性主义的探索还包含了意大利之外的一些重要的建筑师。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诺地区一直活跃着一支尝试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建筑探索队伍,形成了所谓的提契诺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备受关注的瑞士建筑师博塔就是这个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是博塔形成自己建筑道路的第一个重要作品。其代表作还有瑞士卢加诺的戈塔尔银行、1995年落成的的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新理性主义的探索在德国也有响应。建筑师昂格尔斯归结了一种“建筑的新抽象”,这种方法能“还原空间的基本概念”,可作为“普遍适宜的、表达一种永恒质量的抽象秩序”。代表作有马尔保市利特街的住宅群、由一栋幢宅改成的建筑博物馆。

新理性主义还有两位颇受关注的人物,那就是卢森堡建筑师克里尔和克里尔兄弟。由克里尔所做的伦敦的皇家敏特广场、巴黎德拉维莱特区规划和卢森堡市中心规划中可以看到,19世纪早期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他试图恢复城市秩序的永恒风格。克里尔所著的《城市空间》一书使类型学的研究具备了更大的操作性。

新理性主义运动的核心是抵抗功能主义和技术之上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及其建筑,试图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