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1-6).ppt.Convertor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长江三峡(1-6).ppt.Convertor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长江三峡工程

一项功在当代利千秋的宏伟工程 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63余km,位居世界第三

上游——宜昌以上4500km 中游——宜昌至湖口955km 下游——湖口至入海口938km

(1)尼罗河6648km; (2)亚马逊河6500km; (4)密西西比河6020km; (5)黄河5464km

一、长江概况 1、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18.75%,上游100万,中游68万,下游12万

干流流经: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支流延展于:甘肃、陕西、河南、浙江、贵州、 福建、广西、广东

2、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 mm;多年平均入海水量9760亿立方米,占我国总水量37%;宜昌多年平均流量14300立方米每秒;西高东低,总落差5400M,据1980年普查成果,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1.97亿kw,占全国52%年均可发电1027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产原煤5.6亿吨(水能可开发量中国3.78亿kw,前苏联2.69亿kw,巴西2.13亿kw,美国1.78亿kw) 3、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上游 天府之国 中游 两湖熟,天下足 下游 鱼米之乡

4、流域内人口约占全国的1/3,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8%。

5、洪水成因—暴雨,集中在5月—10月,一般年份,洪水错开,不会造成很大洪灾,特殊年份洪水遭遇,造成大洪灾.

最近一百多年中的几次特大洪水分为两类:

1. 干流若干河段和若干支流发生特大暴雨,洪水遭遇,洪水量大峰特高 2. 全流域普遍暴雨,干、支流洪水遭遇,峰高量特大,持续性洪水 98长江洪水分析 洪水发展过程

洪水主要特点:全流域型,洪水洪水量级大,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次数多,洪峰水位高,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汛情严峻的原因:1、暴雨强度大、范围广、时间长 2、洪水量级大、来势猛、遭遇恶3、湖泊调蓄洪水能力降低,分洪和蓄洪水量减少4、河道行洪能力降低5、防洪体系不完善,干流缺少控制性工程

防洪中的突出问题: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中下游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6~15米 中游重要调洪湖泊洞庭湖可削减洪峰流量1万立方米每秒,但淤积严重,湖泊面积1825年为6000平方公里 ,1983年为2700平方公里。

1998年大洪水之前堤防防御能力:荆江河段10年一遇:其它河段10~20年一遇;分蓄洪带来损失严重

防洪方针——蓄泄兼筹,以泄为主 防洪措施——工程措施

1. 加高加固堤防 1949年至三峡工程开工前,长江中下游堤防完成土石方40余亿立方米 2.建设分蓄洪区

荆江分洪工程可分蓄洪水500亿立方米

3.在干、支流上建水库,已建100多座大型水库;只在上游支流建水库无法控制三峡地区30万Km2流域面积内的来水;干流—三峡 能控制上游来水,对荆江河段防洪起决定作用;

宜昌以上洪水来量占荆江河段95%;城陵矶以上61-80%;武汉以上55-76%

反对上三峡工程者的办法

修建上游支流水库—要修建,并已有规划,但不能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继续加高加固堤防—要加固,但再加高问题较多;开辟分洪道—大量占地、移民、并打乱两岸灌排水系

二、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 1.梦寄三峡的先行者—孙中山 2.三、四十年代的工作

1933年 “应予存案备查”

1936年 “社会经济状况凋敝,是项巨大工程,殊难举办”

1944-1946年 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两度来华考察三峡拟定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坝址选在南津关至石牌之间 3.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工作 1950年2月 在武汉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

1952年初 政务院发布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建成荆江分洪工程

为保障湖北、湖南两省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长江治本工程未完成之前,加固荆江大堤并在南岸开辟分洪区乃是当前急迫需要的措施。

1954年 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三次分洪,基本保住大堤

1956年 长办主任林一山发表文章,强调防洪是综合治理开发长江的首要任务,三峡水库位于防洪性能最好的地区,可根本解决两湖平原的水灾

同年9月 水电总局局长李锐发表文章,认为是否有修建三峡工程的迫切要求值得研究 1958.1 党中央听取汇报,毛主席提出“积极准备,充分可靠”方针 委托周总理抓三峡工程建设问题

1958.2-3 周总理率一百余人察勘荆江大堤和三峡

1958年2-3月 周总理率100余人察勘荆江大堤和三峡

1958年1月 党中央听取汇报,毛主席提出“积极准备,充分可靠”方针委托周总理抓三峡工程建设问题

1958年2-3月 周总理率一百余人察勘荆江大堤和三峡

1952年2月 周恩来、李富春、李先念在王任重、林一山等陪同下冒雪视察荆江大堤成都会议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在听取周恩来总理的报告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 1958-1960年 大搞科研,长办完成初步设计(草稿),推荐三斗坪坝址,水位200米

1970年底 党中央决定先建葛洲坝工程—三峡水库的反调节水库,解决华中供电、三峡工程实战准备

1972年11月 周总理主持葛洲坝工程汇报会,决定停工重新设计 1974年10月 复工 1981年1月 大江截流 1990年 建成

21台机组,总装机271.5万千瓦,年平均发157亿度;3个船闸,其中1、2号船闸一次通过1.5万吨船队;二江泄水闸27孔,安全下泄84000立方米每秒

1979年11月 水利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议》 1980年8月 国务院决定组织专家论证

1983年3月 长办完成150米水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5月专家审查原则批准

1984年4月 国务院原则批准,决定1986年开工,5月全国政协有些委员提出不赞成兴建三峡工程

1985年7月 政协调查组报告认为三峡工程不能上

1986年春,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在现场考察后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担心有政治问题,小平同志说:如果技术经济上都可行,那么“上”有政治问题,“不上”也有政治问题,“不上”政治问题更大。

1986年6月 党中央决定三峡工程重新论证

1988年11月 完成14个专题论证报告

1989年2月 论证领导小组原则通过长江委重新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0年7月 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1992年1月 国务院通过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报告

1992年4月3日 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方案 建设方案: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三峡工程包括:枢纽工程;移民工程;输变电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

应具功能:挡水、泄洪、发电、通航、引水 布置方案:两岸坝后式厂房

挡水建筑物 坝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 泄洪坝段:前缘总长483米,22×8m的表孔,23×7m×9m深孔,洪水可安全下泄,最大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每秒;厂房坝段:左厂房总长634米,装机14台,右厂房总长575.8米,装机12台,总装机容量(14+12)×70万千瓦=1820万千瓦,另有右岸地下厂房6×70万千瓦=420万千瓦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坝顶总长2309.5m,最大坝高181m,泄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两侧为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

电站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两侧的厂房坝段下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另在右岸建地下电站,安装6台700MW机组。

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一线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船闸线路总长6442m,其中主体段长1621m。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t。 水库

总库容: 393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库运行方式:季调节、蓄清排浑

三峡工程的主要效益

防洪效益 防洪标准大大提高

如果三峡大坝己建成,98洪水的沙市水位将被控制在43.5米左右。(实际最高45.22米) 98汛期,三峡工程上游围堰己达到83.5米高程,形成6.2亿立方米的滞洪库容,削减下泄洪峰约2000立方米/秒。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到2003年,大坝建成,上游水位可安全蓄至135米到139.4米,有100亿立方米蓄洪库容。 到2007年,水库水位升至156米,可蓄洪200亿立方米,可持续23天削峰10000立方米/秒。到2009年,工程竣工,防洪库容为221亿立方米,可以抵挡98800立方米/秒的洪水;若万年一遇洪水124000立方米/秒袭来,超蓄到180.4米,279亿立方米防洪库容,

削峰160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降低1.5米。

发电效益

2010年全国发电量41413亿千瓦时,其中火电33253亿,占80.3%, 水电6622亿,占16%核电734亿, 占1.77%, 风电430亿, 占1.04% 航运效益

重庆—宜昌 :660km航道上,落差120m,滩险多,水流急,航深、航宽不足,洪水期水位变幅剧烈,要停航单行控制段46处,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

三峡工程建成后,淹没滩险,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降低35-37%;船闸可通过12000吨船队;升船机可通过3000吨级客轮 三峡船闸通过货运量

到2010年底累计货运量达到3.55亿吨;2011年 9140.00万吨,其中上水货运量达5018万吨; 预测2020年 12000万吨

供水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远期水源,2010年三峡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120亿立方米 总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10259万立方米,1995年2217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2933万立方米,1997年787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15万立方米,2000年410万立方米;钢筋 35.43万吨;金属结构安装 28.08万吨, 2002年 4-6万吨;机组安装 70万千瓦×26 2004-2009年,年装4台

四、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

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程内容:

第一阶段 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准备:交通,附属建筑,一期土石围堰,纵向碾压混凝土围堰,导流明渠

第二阶段 施工高峰阶段:二期上、下游围堰,泄洪坝段,左岸厂房坝段及厂房,永久船闸 第三阶段 完建阶段: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右岸厂房坝段及厂房

总工期:17年 1993-2009

第一期 5 年 1993-1997 长江截流

第二期 6 年 1998-2003 左岸第一批机组发电 第三期 6年 2004-2009 全部竣工

发电、通航;截至2006年9月底,累计发电1329亿千瓦时;2004,2005两年,货运量均超过4300万吨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1、领导层次高、行政权威高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2、功能全面的项目法人(业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资金筹措、组织建设、运行经营、滚动开发

3、竞争规律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平评标

4、用系统方法来管理三峡工程这个庞大的系统:政府宏观调控—项目法人全面负责,招标承包体制—监理、设计、项目管理,竞争机制—团结协作精神

五、三峡工程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泥沙问题引发的以下问题

水库长期使用一用数学模型长系列计算

采用“蓄清排浑”水库运用方式,80-100年后,冲淤平衡,保留86%防洪库容,92%调节库容;5月末 降低水位至145m;6-9月 维持145m;10月 蓄水至175m;11-4月 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