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水平13采区地质说明书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75水平13采区地质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区 内 变 化 情 况 根据白坪井田精查地质报告、钻孔揭露情况及11采区采掘情况分析:本采区顶底板岩层受新峰北斜、釜面山向斜及白坪滑动构造的影响,使其顶、底板岩性产生小型不协调褶曲,厚度在局部变化较大。采区内揭露的钻孔资料显示顶底板整体情况呈西南薄东北后的趋势。 六、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等)及古河床冲刷等 主 要 特 征 及 影 响 根据本采区内的钻孔资料及附近钻孔资料情况分析,本采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整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向300°~330°,走向210°~240°,倾角6°~12°。处在白坪滑动构造的边缘,新峰北斜的西翼,釜面山向斜的南翼,使其顶、底板产生小型不协调褶曲,煤层厚度局部突变,煤层原生结构破坏无遗,形成构造煤,薄则不可采,厚则可达平均煤厚的数倍以上。因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煤层、瓦斯、含水层赋水性等开采技术条件控制不足,不排除有小断层发育可能,总体上范 对采掘影响不大。 围 编 号

构造性质 走向 产 状(褶曲轴面) 倾向 倾角 落差 实见位置及控制情况 七、 水 文 地 质 基本特征 充水因素及威胁程度 本采区水文地质资料相对较少,根据本采区地层分析,对本采区二1煤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有:1、顶板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在二1煤层顶板以上有3~4层细~粗粒砂岩含水层,一般厚20~40m,为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2、底板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的L7~8灰岩含水层,属岩溶裂隙承压水,岩溶较发育;3、L1~4灰岩及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1、煤层顶板水:二1煤层直接顶板为中粒砂岩(大占砂岩),该层为砂岩裂隙含水层开采初期一般以渗水、淋水的形式充水;回采后则以裂隙渗入和局部淋水的方式向矿井充水,因赋水性较弱水量不大。因此,该含水层对采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煤层底板水:二1煤直接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细砂岩,,层位基本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隔水性较差;老底为L7-8灰岩,为富水性中等的溶裂隙承压水,岩溶裂隙在空间的分布和富水性具有不均一的特点,为底板直接含水层;L1~4灰岩及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底板间接充水层,可通过构造直接与L7~8灰岩形成直接水力联系。 3、老空水:本采区东南为建业煤炭有限公司的采空区,空区内积存有不同程度的空区水;本采区的采掘将受建业煤炭有限公司采空区空区水的影响。 4、断层水:本采区未发育落差大于20m的断层,预计本区所发育的断裂构造落差均在0~20m,大多数为张扭性高角度正断层,断层导水的可能性不大,采掘受断层水的影响较小。 5、钻孔水:经查本区钻孔封孔质量合格,发生钻孔涌水的可能性较小。 6、地表水:由于煤层埋藏深度大于安全开采深度(80m),地表水不可能通过采动 裂隙及冒裂带导入井下,因此采掘工程不受地表水体的影响。 7、地表水井:经调查地面村庄村民所用水井深度不超过35m,均采取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内的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来源。 涌水最大涌水量 360(m3/h) 正常涌水量 230 (m3/h) 量预测及依据 采区涌水量计算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相结合对比分析取其值大者为准,计算出的13采区顶底板涌水量合计:最大值为320—360 m3/h,正常涌水量为200-230 m/h。 313采区工作面掘进时顶板淋水量为3—5m3/h,回采时顶板淋水量15-20 m3/h,工作面掘进时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底板涌水,回采时底板涌水一般为5—30m3/h,最大30—80 m3/h。 对于不同形式的涌水,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顶板水防治: 二1煤层工作面掘进中存在顶板淋水现象,对掘进影响较小,回采时顶板淋水量将逐渐增大,有必要对煤层顶板含水层采取提前打疏放钻孔,疏放局部顶板水,做好临时排水阵地排水管理,水沟的清挖和排水能力设备。 底板水防治: 1、对于L7-8灰岩含水层,除采掘中尽可能不破坏底板隔水层厚度外,对底板隔水层薄弱区应采取物探、钻探手段和方法查清赋水性,然后采取注浆加固措施,若发生突水,防治水建议及措施 要进行注浆堵水和超前加固。 2、在掘进过程中过构造地段,煤岩层产状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采取直流电法物探超前探测,掌握岩层赋水性,并结合钻探验证,查明岩层富水强弱程度,采取注浆或壁后注浆加固等安全技术加固措施。 3、根据物探和钻探实揭地质情况,合理进行深部L1-4灰岩及奥陶系灰岩与L7-8灰岩的含水层连通实验和放水实验以及层位地应力测试,对连通性较好,赋水性强的地段实施疏水降压,解除深部含水层对掘进和开拓的水害威胁。 空区水的防治: 本采区的采掘活动在接近登封市新登煤矿和建业煤炭有限公司的采空区时要及时对新登煤矿和刘庄煤矿进行调查老空水积水范围、积水标高、积水量工作,确定探水警戒线进行探放水,确保安全生产不受老空水的威胁。 八、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 瓦斯 、煤层自燃 、 地温 、地压 九、 储 量 计算范围 计算参数及方法 1、采区面积采用几何法计算得出。 2、煤层容重1.38t/m3,来自白坪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有关成果资料。 3、各块段煤厚,采用本块段内钻孔及相邻块段钻孔煤厚平均值来计算得出。 东至第115勘探线东80米,南至建业煤炭有限公司边界线,西至建业煤炭有限公司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北至未开采的23下山采区和-175m大巷。 13采区整体上缺少瓦斯成果资料,相对涌出量为3.5~6.7m/t,经河南理工大学瓦斯鉴定为非突出区域,东1风井在+10m标高揭煤,未发生动力现象和突出。 煤尘对采矿人员健康损害很大,二1煤层在开采过程中煤尘较大,二1煤层开采中煤尘影响较大。 二1煤层不易自燃。 地温正常,地温梯度2℃/100m; 无冲击地压,地压正常。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