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2018-2019学年寒假自主先学手册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 答案与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精编版2018-2019学年寒假自主先学手册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 答案与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甫”。故选D项。 6.

【参考答案】运用讽刺(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遭遇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表达的感情”,考生要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明确写的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使用什么手法,再结合全篇分析其中流露出的情感。“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诗句中写友人“长寂寞”“独蹉跎”,而满朝的官员却是“举眼风光”,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再联系诗歌颔联“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和尾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可知,友人才华横溢,有才气,有名望,却是“长寂寞”“独蹉跎”,而那些无为者却是“举眼风光”,在对比中流露出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和对友人才会的肯定以及遭遇的同情。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7.

【答案】A(“豪华、热闹”的环境不对。在绿衣监使的严密监守下,宫门长年紧闭的上阳宫的环境是死寂的) 8.

【参考答案】①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对“天宝末年时世妆”的描写,用衣着落后半个世纪这一外在的表现,形象地表明上阳宫女幽闭深宫、隔绝人世之久。②细腻的心理描写。如“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等诗句,反映了上阳宫女对生活、爱情已失去信心的麻木、绝望的心理。③环境氛围的渲染。从“宿空房”至“东西四五百回圆”这一精彩片段,通过渲染上阳宫环境的死寂、凄凉,衬托出生活在这里的上阳宫女的孤苦。

自主先学2 春江花月夜

知识梳理

1.

【答案】唐 吴中四士 2.

【答案】yàn/xiàn/diàn/pàn/jiǎo/piān

3.

【参考答案】(1)郊野 (2)雪珠 (3)细小

(4)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即学即练

1.

【答案】C(A“霰”读xiàn;B“扁”读piān;D“纤”读xiān) 2.

【答案】D(脉博—脉搏) 3.

【答案】(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滟滟随波千万里 (3)汀上白沙看不见 (4)江天一色无纤尘 (5)青枫浦上不胜愁 (6)玉户帘中卷不去 (7)鱼龙潜跃水成文 (8)落月摇情满江树 4.

【参考答案】这两个问句是全诗的诗眼,打开了全诗由景入情、入理的通道,凝聚着沉重的沧桑感,是诗人的历史性慨叹,为下文点出了一片哀怨无边的诗境。

知识拓展

1.

【参考答案】前八句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后八句重点写游子的悲愁和迷茫。共同之处是都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妇托月华来遥寄相思,游子将满怀愁绪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2.

【参考答案】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

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 “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3.

【参考答案】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它连接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个画卷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4.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这也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5.

【参考答案】本诗的内在情感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就像一首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抑扬回旋。月之初上时意境迷离、美妙,情感旋律高亢;月光下诗人遐思冥想,情感旋律平缓;楼上思妇愁情不堪,情感旋律低回;游子梦回故乡,情感旋律哀怨;游子梦醒后更加孤寂,情感旋律悠长。全诗声情与文情谐和,宛转优美。

技能提升

1.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前一句是紧承上句的“望相似”而来的。江月有恨,流水无穷,诗人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景,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2.

【参考答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说法不正确,应是诗人在江楼中坐看青翠山峰。首联的意思是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故选B。 4.

【参考答案】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借“同学少年”的衣马轻肥,凸显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能力。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答题时,先指出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点出诗歌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简要说明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题干已经规定了赏析表达技巧的范围是“颈联和尾联”,仔细阅读这两联,颈联“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意思是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这是借用典故,把自己比作匡衡、刘向,表达了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之情。尾联“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这是把自己状况和同学状况相比较,用“同学少年”的衣为轻裘,马轻肥,来反衬诗人自己功业无成,运用是对比和反衬手法。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颈联从用典,尾联从对比和和反衬手法角度进行赏析作答即可。

先学检测

1.

【答案】(1)但见长江送流水 (2)白云一片去悠悠 (3)何处相思明月楼 (4)可怜楼上月徘徊 2.

【参考答案】

望月 望月把酒

望月把酒,苍茫往事付东流

3.

【参考答案】示例一:腾空而起的焰火,像条条飞龙,直冲云霄,“嘭”的一声炸开了,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