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得GPS数据后处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瑞得GPS数据后处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章 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 Hm(hm1+hm2)(m) —Hm/Rm 10 1:60万 20 1:30万 50 1:10万 100 1:6万 150 1:4万 200 1:3万 300 1:2万 400 1:1.5万 500 1:1.2万 1000 1:6千 2000 1:3千 3000 1:2千 4000 1:1.5千 表5

将椭球面的长度归化到高斯平面的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S0?S??S

?S?S?y2m2R2m

式中:

S0——改化到高斯平面上的长度;

S——在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

ym——S在高斯平面上离中央子午线垂距的平均值; Rm——该地区平均曲率半径;

假定Rm=6370,边长离中央子午线垂距的相对变形见下表6:

45

第四章 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 ym10 20 30 40 45 50 (Km) ?S/S0 1:80万 1:20万 1:9万 1:5万 1:4万 1:3万 1:8千 1:3.6千 1:2千 1:9百 表6

100 150 200 300 在投影带边缘上的长度变形如下表7:

纬度 B 6?带 边缘上的y(km) 314057.2 302944.9 289530.3 273912.3 长度变形 1:820 1:900 1:980 1:1000 3?带 边缘上长度变的y(km) 形 156987.1 151438.9 144740.2 136939.9 128095.5 118272.2 107543.2 95989.0 表7

1.5?带 边缘上长度变的y(km) 形 78488.4 75715.2 72367.0 68468.0 1:13200 1:13900 1:15600 1:17300 20 25 30 35 1:3300 1:3500 1:3600 1:4300 40 45 50 55 256206.4 236544.6 215073.8 191955.6 1:1240 1:1450 1:1760 1:2200 1:5000 1:5800 1:7000 1:8800 64046.8 59136.1 53772.4 47995.9 1:19800 1:23200 1:28200 1:40000 二、几个基线边长概念

GPS基线边长

两标石中心在WGS-84椭球面之间的距离。 GPS自由网平差边长

46

第四章 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

经过无约束平差所得的在WGS-84椭球面上的基线长度。 GPS二维约束平差边长

经过约束平差所得的在指定参考椭球上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基线长度。 电磁波斜距

测得的电磁波测距的发射中心到反光镜之间的距离(已加气象以及加常数改正,未投影在参考椭球面上),其不等于连接两标石中心之间的直线斜距,但由于在一般工程测量边长不超过十几公里,相差极微,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电磁波平距

归算到两标石中心的平均高程面的距离,亦即归算到参考椭球面的边长。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反算边长

控制网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两点之间的边长。 三、红外激光测距仪检验基线边长

除了采用软件对控制网进行质量评定外,还可以采用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对控制网的成果进行外部检核。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将GPS基线与电磁波所测的斜距直接比较,从上述有关基线边长的概念来说,这两者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投影变形比较大,即测区离中央子午线比较远或者平均高程面比较高的情况下(具体可以参照前面“投影变形的影响”来估计),是不能作为比较的。只有考虑了椭球、投影等因素后,两者才能作比较。实际上,一般的红外激光测距仪的测程只有两三公里,因此只能对中短边进行比较,同时也要求使用的电磁波测距仪的精度要比GPS测基线的精度要高。对于NGS-200型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2ppm))来说,必须使用经过检定的精度较高(在±(3mm+2ppm)以上)的电磁波测距仪处理。

检验的方法如下:

1.GPS基线边长投影至电磁波平距的平均高程面上与平距进行比较。由于WGS-84椭球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不一定能精确求出,因此只能把GPS基线长反投影在两标石中心的平均大地高上。

2.电磁波的平距投影到高斯平面上与GPS二维约束平差边长进行比较。利用GPS控制网的坐标成果,可以把红外激光测距仪测得的平距精确投影在对应的高斯平面上。当然,如果该测区的投影变形不大,或者选择了适当的投影参数(投影中央子午线的变形影响与投影高的影响相反)使到投影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时可以直接用测距仪测的平距与GPS二维约束平差边长作比较。

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距精度,以及所采用计算公式的精度,使到两者的不一定能精确相同,其值的大小要求具体由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而定。

47

第五章 动态后处理差分软件

第五章 动态后处理差分软件

§5.1 后差分系统简介和软件安装

§5.1.1 系统简介

瑞得仪器公司的后差分测量系统,采用两台以上静态接收机同时作业观测,其中一台作基准站,一台作移动站。该系统不需要实时数据链通讯就可进行类似于动态的测量,作用距离能达300公里以上。数据经过处理可方便的进入CAD进行图形编辑,数据成果可导入Mapinfo等GIS系统。

后差分测量系统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可广泛使用于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测量部门、海洋调查、水利水土保持、森林详情普查、地质调查、林业资源勘查、石油、地矿勘探、航道测量、大地测量、控制测量、港口建设规划、航行标志定位设置、海上钻井定位、公路铁路测量、监测等行业。

基本技术及精度指标:

◆ 国内首创的后处理动态数据采集GPS ◆ 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快捷

◆ 软件功能强大,可进行简单的图形编辑计算 ◆ 基站傻瓜智能式,设好之后可无人值守 ◆ 作用距离几百公里,不受数据链通讯干扰 技术指标: ◆ L1,C/A码

◆ 单机定位5~15米 ◆ 内存:16M

◆ 动态水平精度:<0.5米(通过软件还可提高精度) ◆ 静态精度:5mm+1ppm

◆ 采集器PDA(WINDOWS)或PSOIN(DOS)可选 系统特点:

一、具有多种工作方式

后差分测量系统工作方式可分为静态、准动态等方式,移动站、基准站可任意调换,可设多台移动站。

二、应用范围广 1.国土资源部地籍处:土地权属调查,对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2.国土资源部地矿处:地矿资源调查,提高矿权管理工作水平,实现矿权登记坐标标准化、管理自动化、数字化。

3.水利部门:江河、水库水面区域调查,库容调查,水土保持水土流失调查。 4.农场:土地面积测量,作物规划,农场的范围确定。

4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