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教版三年级下自然完整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科教版三年级下自然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5、小结: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会对与它接 触的地面产生压力。接触面积相同时,物体*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实越重,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大;物体越轻,地验结果和结论,不必过于强调用语的统面的形状变化越小。 6.预测:将同一块砖的不同侧面放置在沙盘中,砖块的陷人情况会如何?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二张表格中。 7、实验:同一块砖的不同侧面放置在沙盘中,观察沙面的变化,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二张表格中。 8.讨论:为什么同一块砖的陷入程度不同? 9.小结:当物体的重量相同时,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大。 10、总结:承重物体的形状变化大小与施重物体的重量和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施重物体越重,两者的接触面积越小,承重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 活动三:生活中的承现象(P4)

学 生 活 动 1.观察:坦克照片和双肩背包的背带。 2.讨论:坦克的轮子外面为什么缠绕着履 Word资料

一,这样学生易得出结论。 * 物体的重和轻即指物体的重量,重量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由于本活动只涉及重力的大小。此在教学时可用“重量”一词代替重力。 指 导 要 点 *激发学生将关于承重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 带?双肩背包的背带为什么设计得比较宽? 3.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类似的法?

Word资料

.

第三课时:脚手架的学问(P5—P6)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物体的稳固程度与物体的结构有关。 2.知道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

3.体会到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对周围事物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承受压力后形状的变化程度与物体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物体承受压力后形状的变化程度与物体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活动名称 活动一: 结构与形变 活动二: 搭支架 活动三: 三角形结构 【教学活动指导】

活动一:结构与形变(P5)

学 生 活 动 Word资料

教 具 学 具 带弯管的塑料吸管、大头针 木条、橡筋 配套投影片 指 导 要 点 . 1.观察:脚手架的投影片。 2.讨论:为什么脚手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量却不倒塌? 3.实验:将吸管搭接成不同的形状,挤压 *用吸管搭接不同的形状为学生提供了充它们,测试哪些容易变形,哪些不容易变形,分发挥想像力的空间,应尽可能地满足学将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3页的表格中。 生的器材要求,鼓励学生多设计一些形4.讨论:不易变形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把结状。对学生的作品应加以肯定,鼓励学生论记录在活动作业第3页上。 5.小结:当物体的形状中出现三角形的结构时会比较稳固,不易变形。 活动二:搭支架(P6)

学 生 活 动 1.讨论:如果用木条和橡筋搭建支架,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2.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支架的结构,把结构图画在活动作业第3页上。 3.交流:展示结构图,并说出设计的理由。 4.讲解:比赛要求。 (1)规定时间:20分钟。 (2)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稳固的支架。 (3)以支架能承受书本册数的多少评判支架的稳固程度。 5.制作:搭支架。 6.交流:作品展示,并以支架能承受的书本册数对支架 Word资料

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事先搭接一些难度较大的形状,辅助学生实验,开阔学生思路。 指 导 要 点 *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制作活动更具挑战性,教师可以把制作活动设计成比赛的形式,明确比赛要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稳固的支架。比赛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参与。以支架能承受的书本册数来评判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