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铜棒等

①、组成:阳极:金属钛网(涂有钌氧化物);阴极:

碳钢网(涂有Ni涂层)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

阴离子和空气通过;

②、装置:

食盐 湿氯气 氯气 离子交换膜③、生成流程: 淡盐水 氢气 法制烧碱: NaOH溶液 →NaOH固体 精制食盐水 + — 纯水(含少量NaOH) 粗盐水(含泥沙、Cu2+、Mg2+、Ba2+、

SO4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Cu2+、Mg2+等 加BaCl2,Ba2++SO42-=BaSO4↓

2+2-④、粗盐水精制: 加Na2CO3:Ca+CO3=CaCO3

↓;Ba2++CO32-=BaCO3↓

加NaOH:Mg2++2OH-=Mg(OH)2↓;

Fe3++3OH-=Fe(OH)3↓

分散系——胶体

<10-9m 溶液

液溶胶

如:Fe(OH)3、AgI等胶体;

Page - 29 - of 31

2-

按分散剂 固溶胶:

分散质 组成 分散质微粒直径 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分散剂

分散系 10-9m~10-7m 气溶胶 如烟、云、雾等。

(胶体)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

体)如蛋白质胶

按分散质体 、淀粉胶体;

粒子胶体:

如Fe(OH)3胶体,AgI胶体

>10-7m 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9-7

①、微粒特征:直径在10m~10m,表面积大。 ②、鉴别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③、净化和精制:渗析

Fe(OH)3胶体:将1~2mlFeCl3饱和溶液滴入20ml沸水

溶液显红褐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Ⅰ、将0.01mol·L-AgNO3溶液8~10逐滴滴加到10ml0.01mol/LKI

④、胶体的制备: 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

AgI胶体: Ⅱ、AgNO3+KI=AgI(胶体)+KNO3

Ⅲ、说明:滴加顺序不同AgI胶体带电不同,本

法KI过量,AgI胶体吸附I-带负电反之带正电(Ag+)

硅酸胶体: 将1ml水玻璃加到5~10ml 1mol/L盐

酸中边滴加边振荡。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胶体 Ⅰ、丁达尔现象: 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原因: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Ⅱ、布朗运动

ⅰ、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或阴极)作定向移动现象。

⑤、胶体的性质:Ⅲ、电泳:ⅱ、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强,胶粒带电。

ⅲ、吸附规律: 带正电: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的胶体;

带负电: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胶体。 ⅳ、应用:除尘。

Page - 30 - of 31

原因:使胶体粒子从分散剂中析

出的过程。

Ⅳ、胶体的聚沉: 方法: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入电解质;

加热等。

①、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可吸附带正电的

肥料;

⑥、应用 ②、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③、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④、明矾净水原理。

意义: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

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

溶解平衡: 液的状态(动态平衡)

表示 Mg(OH)2(S)Mg2+(ag)+2OH-(ag) 注意:溶解方程式与

电离方程式的不同点。

固体的溶解度=

固体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g)×100g(溶剂)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KNO3;

影响因素温度: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概念:在1.01×105Pa和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所溶解气

体的体积;

溶液 气体 表示方法:非标况下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

大而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

浓度

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100%

(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L)

其它

结晶方法:蒸发溶剂结晶;蒸发后冷却。 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风化: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潮解: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Page - 31 - of 3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