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失业与应对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失业与应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论文——

中国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定兵

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城市:海南省海口市

专业班级:09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学号:20090901320030 页数:共22页 日期:2011年11月5日 邮编:571101

摘要:失业问题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各国政府都将失业问题列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治理。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人口大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今中国日益敏锐的社会问题之一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前进的一股阻力。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文章从中国的失 业的现状的论叙到原因的分析,再从中间找出主要的对策。包括失业劳动

者,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对策思路。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主导因素,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失业的概念

失业者: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1)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获得受雇或自我雇佣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为失业。而我国《失业保险条例》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失业的人员。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以渐进式改革为特征的市场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劳动资源配臵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我国就业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失业问题还具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和城市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农村具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2.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数逐年上升。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来看,由于近

年来大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大批企业陷入亏损、停产和半停产甚至破产的困境,城镇失业问题和职工就业不足、下岗现象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2年为2.3%,1993年为2.6%,1994年为2.8%,1995和1996年分别为2.9%、3.0%,失业人数也从1992年的363.9万上升到1996年的552.8万,1997年的失业率更是达到3.1%,呈明显上升趋势。

3.下岗职工生活困难。1993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人数仅300万,1996年上升到891万,而到1997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分流及下岗职工总计1274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7%。1998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进一步达到655.7万,比1997年年末增加21.7万人 。到1996年底,全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比例下降到仅为26%,领取社会保障救济金的仅1.8%,职工人均年生活费为925元,平均每月领取生活费77元,其中国有企业90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47元,人均生活费最低的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地区人均生活费收入仅为26元、31元、45元和44元。全国共有22个地区人均生活费低于100元 。

4.劳动力中长期就业计划压力巨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碰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整个?九五?期间劳动力资源供给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增加到2030万,相当于两个海南省的总人口。而且我国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冗员现象严重。联合国劳工组织和原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约为18.8%。随着经济转轨转型的不断加速,国有企业冗员释放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流将成为未来劳动力长期计划中最主要的压力。

5.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以前,由于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多为40-50人员。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