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首先体现在哲学方面:对魏晋玄学及宋明理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也有很多的影响,体现在翻译学、小说等多个方面。 (3)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的影响。

2、论述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举其要者概述如下: (1)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其积极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提倡“民胞物与”,“克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强调\慎独”、“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人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观念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整体观念,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的心态。

(3)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发展定型的原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5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的倾向又是以一种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为前提的。 2、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3、藏传佛教

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最初传人西藏始于松赞干布(约617—650)执政期间。佛教传人之前,西藏盛行一种原始信仰——苯教,苯教的主要活动是祈福禳灾,又与当地政治斗争联系较紧密。松赞干布引进的佛教,主要是印度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佛教。它们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西藏地方宗教——喇嘛教。十三世纪后期,在元朝统治者的扶植下,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教派(俗称黄教), 后来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对西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4、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答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在战国时代,不仅儒家典籍,其他各家各派的著作都称为“经”。儒家的经,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著作。但并非所有的儒家著作都可以称经,只有那些被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所推崇的儒家书籍才能称经,因为儒经的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六经,到唐宋时期,就成十三经了。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

6

2、简单概述儒、玄、释、道文化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

(1)魏晋玄学,是动乱年代的社会产物,是从儒学衰落中产生出来的新思潮。玄学产生之初,便同儒学发生剧烈冲突,儒学和玄学虽然相互排斥,却又在排斥中相互吸收。这导致了“儒玄双修”的学者大量涌现,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

(2)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因此,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范文澜在阐述儒、道关系时说:“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巫排斥。”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主要是般若学。般若学的基本特点是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 儒教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从《弘明集》这部著作中,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矛盾冲突的情况。

道教一直反对佛教,当时,它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原来没有像样的经典,因此,它模仿佛经,摄取佛经的教理,编造道教经典,许多道教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的直接影响下形成。

3、概述宋代四大书院与书院的优良学风。

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

了一些优良的学风。 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 书院中的教师,多是德高望重、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这些大师刻苦自励、深入钻研的治学精神对学风影响很大。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质疑问难。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书院教学重视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如朱熹要学生读书做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张拭要学生读书“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在名师的指导下,书院中不囿旧说,注重创新,注重求真之风盛行,培养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学者。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师友讲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向大师质疑问难,大师指点开导,可以相互争辩; 二是同学朋友之间, 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讲辩讨论。在书院中师生聚于一堂,朝夕讲问,各大师之间又频频来往,相互切磋,这种学风在历代书院中一直保持。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 书院

7

都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要求学生通过研讨经书,修身养性,完备自身,完善封建人格。朱熹曾手订白麓洞书院教规规范学生行为。陆九渊建象山书院, 旨在“教人做个人”。 因此,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成为历代书院的传统。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书院生徒是自由择师,倾慕在先,道义为重,一日为师,终生不忘,故以尊师著称,“程门立雪”是其典型例子。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直至终老,有的还资助贫寒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不少书院是既论学,又论政。宋朱熹、张拭曾指摘科举之弊,明东林书院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至今,东林书院旧址的石柱上仍然刻着顾宪成题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佛教各宗派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

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

这个时期,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只在上层人士中传播,教派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注重修炼精神的禅法,比较接近神仙家言;一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宗学说。所谓“般若”,指的是佛教所讲的最高智慧。般若学义理认为,现实世界的认识及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般若”,才能超越世俗认识,才能把握诸法(即一切物质现象)的绝对真理。这种般若学说与当时的玄学相表里,形成玄学化的佛教。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正式确立了佛制,建立了处理僧侣和僧团事务的制度,开始有了正式受戒的沙门。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发展迅速,很快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在这一时期内,佛教逐渐形成了不同学风和不同佛教思想的中心──南区和北区。北区佛教的中心在长安,代表人物是道安(312—385)和鸠摩罗什(344~413),他们传播的是大乘空宗,用玄学观点释般若理论,主“本无宗”。南区的佛教中心在庐山的东林寺和建康的道场寺,代表人物是慧远(334~416)和佛陀跋陀罗(359~429)。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提出协调王权和僧团、名教与佛法的理论,还创造了弥陀净土的佛教思想,宣称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