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无法\亲眼看见\所谓作案者李某。于是办案人员断定张某的大女儿的陈述是不真实的,经过教育,张某的大女儿终于否定了所指控的事实。

这个案例中张某控告李某的论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办案人员又是如何反驳张某的? 5.指出下列论证违反了什么规则?有何逻辑错误?

有一个被告,在刑讯逼供的情况下,供认自己杀了人,并称是用他家的菜刀杀的。于是,审判员就作了杀人罪的判决。这个审判员首先用被告的口供,证明被告家中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然后有用这把菜刀是被告杀人的凶器,证明被告是杀人凶手。 六、综合题

1.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涉嫌犯李、赵做了如下判定: A:我认为赵不是凶犯。

B:如果李是凶犯,那么赵就不是凶犯。 C: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D: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

事后证明,四个人作出的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问凶犯是谁?请写出推导过程。 2.反证法与归谬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证明题:运用反证法证明:“以否定判断为前提,以特称判断为大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4.试说明间接反驳和反证法论证的区别。 练习一答案 一、填空

1、思维形式。 2、内涵、外延。3、属、种。 4、集合。5、反对。 6、外延。 7、内涵。8、定义过宽。 9、划分过窄。10、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真或假。 11、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12、质、量。 13、全称否定判断(E)、特称肯定(I)。 14、假、假、真。 15、反对。16、特称肯定判断。 17、有些、是;刑事被告人、有罪的。18、不同真,可同假。19、不同假,可同真。20、O、I。 二、单项选择

1、a 2、c 3、c 4、d 5、d 6、d 7、c 8、c 9、c 10、c 三、双项选择

1、b.d 2、a.b 3、c.d 4、b.d 5、b.d 6、b.c 7、a.c 四、多项选择

1、a.b.c.d 2、a.c.e. 3、a.b.d.e 4、b.c.d. 5、b.c.d 五、表解题(略) 六、简答题

1、在一个定义中,定义概念是用来说明被定义概念的。如果一个定义的定义概念还需要被定义概念来说明,那么,定义概念本身就是不明确的;它就不能揭示被定义概念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违反这条规则;就是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2、作为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必经相应相称”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3、母项与子项具有属种关系;子项与子项应具有全异关系。

4、(1)不正确。违反了“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不正确。违反了“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的规则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5、对“物质”这一概念不能进行概括。因为“物质”是哲学上的范畴,它的外延最广泛,已达到概括的极限了。

6、参见教材第83至84页。

9

7、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其主项(或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断定,就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

A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E判断主、谓项均周延;I判断主、谓项均不周延;D判断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8、(1)换质法,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2)换位法,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的规则,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变为周延”的逻辑错误。 练习二答案 一、填空

1、大项不当周延、小项不当周延。 2、中项,中项不周延。 3、特称、否定。 4、主项、谓项。 5、SIM。 6、合成式、分解式、分解式、合成式。7、真。 8、相容、不相容。 9、真、假、真。10、真、假。11、关系。 二、单项选择 1、c 2、c 三、双项选择

1、b.c 2、a.c 3、b.c 四、多项选择

1、b.c.d 2、b.c.d.e 五、简答题

1、 能必然得出结论:“由C不是B”。因为,以“所有A不是B”和“所有A是C”为大、小前提可构成第三格的有效式EAO式。

2、断定一个复合判断假并未断定其所有的判断均假。例如,断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假,只是判断了其前件真,且后件假。而当前后件均假时,该假言判断却为真。 3、、三段论。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4、三段论,推理错误。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规则,犯“中项不周?”;的逻辑错误。

5、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6、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一个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规则,犯“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7、此推理正确,因为使用了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六、证明题

1、证明:如果第四格结论是肯定的,则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这样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要求它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所以,结论不能是全称的。 2、证明:推理形式为MOP、MAS\\SOP。推导过程:(1)因大前提为特称否定,故小前提为全称肯定,则结论为SOP;(2)大项P在结论中周延,则在前提中也应周延,故大前提是MOP;(3)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而应在小前提中周延,故小前提应是MAS。 3、参见教材第125至126页。 七、分析题

由结论肯定及小项S在结论中周延,得小前提为SAM。(2)由大前提须肯定及其中项周延;得大前提为MAP。这个三段论形式为MAP、SAM\\SAP。 练习三答案 一、填空

1、假、真。 2、或者非p或者非q。 3、肯定前件式、简单。

10

二、单项选择 1.b 2.d 3.c 4.b 三、双项选择 1..b.c 2、b、c

四、表解题(略) 五、分析题

1、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规则,犯“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2.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规则,犯“肯定前件进而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3.推理形式为:如果p那么p;如果P那么r,或者p或者 ,所以,或者q或者r。此推理正确。这是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4、(1)等值判断是: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犯罪;逻辑形式: (并非SAP) SOP。 (2)等值判断是:不上大学,也能大有作为;逻辑形式: (并非p?q) q。 六、综合题 推导过程如下: 由(2)和(4),可推出(5)乙不是第二(必要条件假定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由(1)、(5),可推出(6)甲不是第一(充分条件假定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由(3)、(6),可推出(7)丁是第一(相容选定推理的否定式),由(7)知:丁是第一。 练习四答案 一、填空

1、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 2、异中求同、同中求异。3、某些属性相同。

4、参见教材第244页。5、同假、真。6、同真、假。7、不矛盾律。 8、排中。9、论点、论据、论证方式。10、反、排中律。11、矛盾,反对、不矛盾律。12、论据虚假、预期理由。13、推不出。 二、单项选择

1、b 2、c 3、d 4、c 5、c 6、d 7、b 三、双项选择

1、d、e 2、a、d 3、b、e4、d、e 四、简答题

1、运用的是求异法,其公式如下: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对象 甲 A、B、C、D a

乙 B、C、D(无A) 无a 所以,情况A是a的原因 2、参见教材第249---258页。

3、因为“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两个判断是矛盾关系。排中律要求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时断定为假。所以,违反排中律。 4、 见教材第268至269页。

5、 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都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因为这两个判断是矛盾关系的判断,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真,则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假,则违反排中律。 五、分析题

1、甲断定的是A判断;乙的断定经整理是E判断;丙断定O判断为假,根据矛盾关系,等于断定了A真。丁的判断是I判断。由上可知,甲和丙的断定相同,既断定A真。由对

11

当关系,由A真可推知I真,E假。所以,说假话的是乙。 2、(1)违反同一律,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2)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 (3)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6、 论题:法律是有阶级性的。

论据有四个:奴隶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归纳论证(完全归纳)

4、论题:李某犯强奸幼女罪。论据:其大女儿亲眼看见李某作案。反驳论据,即指出其指控所持的证据是虚假的。

5、论据错误,违反了“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的规则,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因为,审判员先以被告人的口供;用他家的那把菜刀杀人(论题),证明被告家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论据),证明被告家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论据),然后又用这把菜刀是被告杀人的凶器(论据)证明被告是杀人凶手(论题)。 六、综合题

1、B、D的断定是互相矛盾的。根据题设,四人断定中只有一人是错误的。根据不矛盾律,两个人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则错误的断定必在B、D之中、A、C的断定就是正确的。

C和A的判定构成了一个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由此可推出:李是凶犯。 2、参见教材。

3、证明:如果“以否定判断为小前提,以特称判断为大前提能推出结论”,那么,大前提肯定,结论否定,因而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因大前提特称且肯定,即大前提为I判断,没有周延的项,所以大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 因此,以否定判断为小前提,以特称判断为大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4、参见教材。

(注:这里的“参见教材”是以前雍琦主编的《法律逻辑学》。以上练习及参考答案只供参考)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