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训练50道主观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训练50道主观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1分);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分);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1分);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1分)。

(2)地震是由于地壳中的内应力不断积累,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1分),导致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1分),使岩层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1分)。

(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加剧灾害发生。(2分)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1分)

第2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下图所示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和2009年春季。该地区降水仍持续偏少,大范围冬春连旱的可能性很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1)本次旱灾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区,受旱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5分)

(2)简要分析上述地区旱灾较为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全力抓好抗旱工作。(10分)

【答案】(1)华北或北方或黄淮(3分) 冬小麦或小麦(2分)

(2)旱灾原因: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近期降水持续偏少(2分);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2分);冬春降水少,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需水量大(2分)。有效措施: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2分);加强抗旱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2分)。

第29题:(2008年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

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

【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2分);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分)。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地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2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2分)。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

第30题: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

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据农业部农情调查,2008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冬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大范围地区遭遇到近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预计可能导致冬小麦减产5%。

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右图)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严重干旱灾害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5分)

(2)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解决该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10分)

【答案】(1)东部季风区(1分) 原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2分);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2分)。

(2)自然原因: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春季大风天气较 多,蒸发加强。(4分) 人为原因:春季正值冬小麦的生长旺盛期,农业生产需水量大。(2分)解决措施:

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引水蓄水工程);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冶理抽取地下水;④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⑤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⑥培育耐旱作物品种;⑦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⑧政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等。(任答2点即得4分)

第31题: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

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干旱 洪涝 风暴潮 冰雹与低温 森林火灾 崩塌、滑坡、泥石流 风沙和沙漠化 粮食损失(亿千克)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200—250 100 2.5—5 15—25 / 2.5—5 2.5—5 150—200 150—200 50—60 20—30 50—100 20—30 20—30 (1)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位于渭河与黄河干流交汇处下游80千米左右黄河干流上),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解释双方互相怪罪的理由?(6分)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9分)

【答案】(1)三门峡管理者认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 (3分)。陕西人认为三门峡水库蓄水抬高了渭河水位加大渭河流域洪水威胁(3分)。

(2)干旱(3分) 洪涝(3分)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3分)。

第32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是地震多发地区。汶川地震共造成多人遇难和受伤。

材料二: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

(1)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说出地震分布的一般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图示信息,说出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2分)

(3)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使人们猝不及防而殃成灾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时,你该怎么做?(4分)

【答案】(1)规律:世界有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分) 原因:两大地震带都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十分活跃。(2分)

(2)由于汶川及周边地形为山地地形,因此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2分)。 (3)突发性(1分) 做法: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等。(任答3点即得3分,合理就可给分)

第33题: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