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污水处理厂工程监理投标大纲完整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州污水处理厂工程监理投标大纲完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 施工中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h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h应采取补桩措施。 ② 为保证桩的完整性,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3. 锚杆施工质量监理监控措施

1) 开孔前检查锚杆的孔位及锚杆钻孔机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终孔后检查孔深,丈量拟插入的锚杆长度、直径及焊接制作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最后检查注浆导管的安放是否合格。 2) 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 3) 钻孔过程中若遇障碍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钻,待情况查明并采取措施后再继续钻进。钻至设计深度后空钻出土,拔出钻杆;下锚索前检查锚索并做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 锚杆倾角15°,钻至设计深度后,及时下拉杆及密封孔口,并进行2~3次压力灌浆,压力为1~3Mpa,以保证浆液饱满。

5) 对锚孔注浆实行旁站监理。检查注浆水灰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要求采取二次注浆法来保证注浆量,同时,还要对水泥进行总量控制,即进场水泥量等于施 工方上报的注浆水泥用量,注浆浆液搅拌要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等混入浆液,水泥浆搅拌必须严格按配比进,注浆由孔底开始,直至水泥浆溢出孔口后停止注浆

6) 当锚固体的强度达到后要进行张拉试验,检查锚杆的施工质量。 7) 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应大于时,方可进行张拉。锚杆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临近锚杆的相互影响。锚杆正式张拉之前,应取~设计轴向拉力值Nl,对锚杆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的接触紧密,杆体完全平直。

8) 预应力为锚杆抗拔力值的70%,张拉后锁定。

9) 基坑坡面土体采用土钉挂网喷射厚7Omm~100mmClO 素混凝土,以防土体崩解。在施工前重点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合理。 4. 土钉墙施工质量监理监控措施

1) 现场检查土钉制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使土钉顺利送入土中,在土钉上每隔2米处焊接对中支架,形成锥形滑撬。同时保证土钉在孔居中位置,防止出现偏心,以提高抗拔力。

2) 土钉施工成孔采用洛阳铲成孔,孔径保证大于100mm,成孔过程中注意控制倾角及孔径。成孔后对孔深、孔径、倾角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成孔孔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成孔角度,在遇到障碍物时,可适当调整。

3) 土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对中支架,土钉插入孔深不得低于设计长度的95%,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复检合格的钢筋按设计要求制作杆体,钢筋焊接满足双面焊5d,单面焊10d,并按要求加焊定位支架。入孔前做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 锚杆长度偏差±30mm,孔位允许偏差±100mm;孔深应大于设计

深度,孔径应大于设计直径;钻孔倾角偏差±10;浆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量;土钉墙面厚度偏差±10mm;墙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 土钉送入孔中后,随即进行压力注浆,注浆压力达到时,注浆管插到距孔底250~500mm,持续5分钟,为保证注浆饱满,在孔口设止浆塞,使水泥浆能够有效渗入土体孔隙中。

6) 坑边修坡:在挖土过程中及时进行侧壁的修补,保证坡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此项工艺直接关系到面层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和材料耗用量,因此要严格按要求施工。

7) 在修好的坡面上及时进行绑扎网片固定在坡面的短钢筋上,上下左右根对根绑扎搭接,并不少于两点焊接,钢筋网片借助L字型锚头及压筋压焊在土钉端部形成一体。钢筋网与下层钢筋搭接长度为25d,钢筋网与土钉锚固装置要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得晃动,钢筋网片按设计要求制作,网片搭接长度满足300mm,网片距坡面40~50mm,网片外侧按设计要求加焊加强筋。

8) 面层豆石混凝土用混凝土喷射机施喷,压缩空气机施喷气压2~5Kg/cm2,靠底边300mm高度的开挖面可先不喷,利于下一步开挖面上的钢筋设置与搭接。喷射施工过程中严格计量配比;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每次喷射厚度50mm;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且保持~1.0米距离;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要洒水养护3~7天。

9) 土钉抗拔力试验:每一典型土层中至少留3根非工程土钉进行抗

拔试验,其孔径注浆材料等参数及施工方法应与工程土钉完全相同, 在注浆体强度不低于6MPa时检验土钉的抗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加荷至抗拔力的倍,观察其抗拔力和变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或给设计人员反馈修改设计加以改进。 5. 基坑降水排水监理监控措施

1) 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破坏基坑土壤结构。基坑开挖前,标明地下管线排列的位置,以避免损坏地下管线及有利于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基坑开挖后,基坑内不允许有积水现象产生。

2) 降水井要重点控制井深、井径及井管滤料、粘土球的质量,过滤钢丝网、过滤布要绑扎紧后才能下井。成井后要进行试抽水,出水量及含砂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3) 降水流量及时间要严格掌握,为了保障基坑的安全施工,又不影响周边建筑物过大沉降,建议控制水量允许适当在弱水压条件下施工,维持水位在承台底以下不涌砂灌水即可,同时加大位移的监测密度,减短监测周期,用沉降位移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抽水井启动的数量。 4) 对于勘察资料中反映地下水位较高的开挖场地,要有专项的降排水技术和安全措施;如果开挖后发现地下水位与资料不符,要求施工单位暂停开挖,做好专项排水方案经监理审核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如果坑内外降水系统可能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产生的不利影响,要建议业主请相关监测单位对此进行监控,并给出相应的措施避免造成结构性损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