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围堰设计与计算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钢板桩围堰设计与计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船台及驳岸施工围堰设计与计算

1、 工程概况

浙江舟山市六横岛位于舟山群岛的南部海域,在虾峙门国际航道的西南侧,是舟山市的第三大岛,为舟山市重点扶持的三大岛之一,占地约106。8平方公里。厂址区域四周由穿山半岛和舟山群岛所环抱,形成一个近封闭水域。本工程位于厂内八号、九号码头之间。 工程范围:

1. 船台二座:船台长250m,宽45m,水下段长60m,滑道坡度1:20,滑道底标高-3。00m,顶标高12。40m;

2. 陆域独立吊车道: 600T龙门起重机轨道一组:2x437m; 150T门机轨道三组:6x303m;

3. 直立驳岸约230m。

为了确保船台及驳岸的干地施工,须在外海侧顺堤设围堰,从而确保工程进度。本工程工作量大,施工时间相对较紧,施工工期:2008年1月1日~6月30日,共6个月。

2、 自然条件 2.1 水文资料

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2.14m

设计低水位:-2.60m 下水水位:1.50m

2.2 地质资料

场地内地质构造活动较稳定,未见新构造运动及活动断裂,不存在液化土层,故属基本稳定区。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①1层杂色填土,为新近人工回填而成;①2层淤泥、②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④层粘土为软弱场地土;③1层暗绿~灰黄色粉质粘土、⑤1浅黄~灰绿色粉质粘土及⑤2层粉质粘土夹砂砾、碎石为中硬场地土,⑥层强风化晶屑凝灰岩、⑦层中等风化晶屑凝灰岩为坚硬场地土。

由于拟建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无饱和砂性土及粉土存在,本场地为不液化场地。场地内分布有较厚的软弱土。该区域由于拟建场地周围无污染源存在,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本次设计钢板桩插入②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层中,淤泥质粉质粘土的物力力学性质指标为:含水率42.6%,比重2.74,重度17.4kN/m3,固快粘聚力13.34kPa、内摩察角12.5。

其余参数详见地质勘探报告。

3、围堰方案比选

围堰是用于围护水工建筑施工场地的临时挡水建筑物。 围堰具有不同于一般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行特点。 其合理的结构应是断面简单、构筑和拆除方便,满足稳定、防冲蚀、防渗漏的要求。 既不可以永久建筑物对待,又不可掉以轻心、马虎从事。

根据场地现有情况,本次设计比选两种围堰方案。方案A:土石坝围堰:利用当地现有材料作为主要筑填材料;方案B:钢板桩围堰: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围堰外壁,然后填充粘土。

方案A(土石坝围堰)为传统的土石围堰,可采用当地土石材料。传统的土石围堰通常存在如下问题:(1) 围堰一般要求快速施工,但实际施工中往往土方量大、土堆不高、沉滑严重。而在软弱地基上必须控制加荷速率,待地基承载力提高了,才能往上加荷,因此施工速度较慢。(2)土石围堰直接在水下施工,水下抛投的堰坡受水下自然休止角的控制,而且水下清基困难,通常直接坐落在覆盖层上,质量往往难以保证。(3)围堰在工程完成后往往需要拆除。 由于大多在水下,时常因拆除不彻底,留有根底影响码头前沿水深。(4) 由于受水下自然休止角的控制,堆不高,造成坡度很缓、占地面积大、方量多,增加填筑与拆除的工作量。 (5) 在水深流速和风浪大的围堰中,冲蚀严重、边坡不稳定。 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上的围堰,加之潮涨潮落的水位变化,造成沉移、滑坡倒塌,经常需要修补填筑。

方案B(钢板桩围堰)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围堰的外壁,在离开驳岸线适当距离后即可施打两排拉森钢板桩,最外侧钢板桩滩地高程也只有-2。0m。该方案具有施工速度快、建筑拆除也快、稳定性好、防冲蚀、防渗性好的特点。

综合比较,推荐方案B,即钢板桩围堰方案。对于施工工期比较紧张的船台工程,该方案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

4、钢板桩围堰设计 4.1平面布置

钢板桩围堰平行于驳岸线布置,考虑基坑内施工场地要求,围堰内侧钢板桩距离拟建驳岸线5m,南北两端垂直转向并延伸至现有驳岸线。形成防汛封闭。

围堰中心线长约362m,其中顺岸围堰长245m,南侧围堰长36m,北侧围堰长81m。 4.2结构设计

围堰采用拉森钢板桩围堰。围堰内外侧均采用Ⅳ型拉森钢板桩,桩长15m,桩顶标高2.8m,桩底标高-12.2m,桩顶设围檩,两排桩间采用钢拉杆连接,拉杆间距3m。桩距5m。围堰钢板桩间填粘性土,-0.5m高程以下及外侧钢板桩内侧抛填袋装土,以增强围堰的抗渗能力。钢板桩围堰完成后,在顶上加筑0.5m高袋装土围堰,外海侧设浆砌块石小挡墙,墙底及内侧设防渗土工膜。堰顶高程3.3m。这样可以增长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抗滑性和防渗能力,使围堰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围堰外侧抛填块石至-0.5m高程,抛石平台宽2m,坡比1:2。围堰内侧抛填袋装土至-0.5m高程,顶宽1m,坡比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