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综合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某大学综合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各防火分区之间设置甲级防火门以及耐火极限≥3h的防火卷帘。室内屋面钢网架及钢结构部分涂刷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其中屋面钢网架防火涂料耐火极限1.0h,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2.5h。

二、给水排水

1. 本建筑为多层民用建筑,需设置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

2. 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消防:20l/s。 室外消火栓消防:30l/s。 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40l/s。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用水量: 40l/s。

3、消防水源及消防水池容量

本工程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采用区域消防给水系统,其水池和水泵房均设在本建筑南侧综合科研楼A区地下二层,已由学校统一建设。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及室外消防用水另设消防水池,其容积为360m3,拟结合景观设置。

4、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区域消防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不分区。火灾初期十分钟内消防用水由综合科研楼A区屋顶的18m3的消防水箱供给。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设于综合科研楼A区地下层内的954m3消防水池(分两格)及消防泵房内的室内消火栓泵(设两台室内消火栓泵,一用一备)供给。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为环状管网。在建筑物的各层布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并不大于50m。

5.除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区域消防临时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分区。火灾初期十分钟内消防用水由综合科研楼A区屋顶的18m3的消防水箱供给。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设于综合科研楼A区地下层内的954m3消防水池(分两格)及消防泵房内的自动喷淋泵(设两台自动喷淋泵,一用一备)供给。

5、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

在空间高度大于12米的部位设置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采用稳高压给水系统。

其消防用水由消防水泵(设两台水泵,一用一备)自消防水池抽水供给。

6、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在高、低压变配电间、柴油发电机房和特殊重要设备室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装置,设计灭火浓度为8.3%,气体灭火时间不大于10s。

7、移动式灭火器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进行建筑灭火器配置。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为严重危险级,配置MF/AQBC5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8、在建筑物四周设置室外消火栓或利用城市已有的市政消火栓,作为室外消防给水或水泵接合器的供水接口装置。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上设置2个水泵接合器,在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上设置3个水泵接合器,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上设置3个水泵接合器。

三、 电气 1、消防供配电设计

本工程疏散照明、诱导指示灯、排烟风机、防火卷帘、消防类水泵等重要负荷,属于一级负荷,双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取自变电所不同的低压母线段),在其末级配电箱(柜)或末级控制箱(柜)内自动切换。

消防用电力线路干线采用耐火型0.6/1kV交联聚乙烯电缆,控制箱和应急照明配电箱的馈电线路均采用NH-BV-450/750V耐火型导线。

除正常照明之外,应设置应急照明,疏散诱导照明等。应急照明的双电源转换时间不应大于15s。疏散走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其正下方的半径为0.5m范围内的水平照度不小于0.5lx,其自备蓄电池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90min。

2、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按一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消防集中报警系统进行保护,设置智能型总线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装置。消防值班室设在一

19

层。大空间上空采用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泵房、开水间等设置感温火灾探测器;其它体育赛事用房、新闻中心、主要通道照明、广播机房、网络机房、、办公室、会议室、走道及竖井式配电间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若干个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分机和插孔。利用广播扩声系统,火灾时,将广播切换至消防广播。火灾报警后并确认后,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联动控制装置应能切断相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启动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施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3、 消防广播

本工程设置广播扩声系统。正常情况下主要用作服务性广播及业务性广播。当火灾发生或其他紧急状况下,应将服务性广播及业务广播强制切换至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广播系统的主机设备设在一层主席台附近,并与消防设备联动。

消防应急广播的扬声器设置数量满足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大于25m,功率不小于3W,对于有背景噪音的场所,其区域内最远点火灾应急广播的声压级高于背景噪音15dB以上。应急广播按照疏散楼层和报警区域划分分路配线,各输出分路设有输出显示信号和保护控制装置。

四、暖通及空气调节

1. 各空调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划分,进出空调机房的送、回风管上及风管穿

越不同防火分隔物时均设防火阀或防火调节阀。

2. 进出机房的空调送回风管及送排风管,穿过防火分区及沉降缝、伸缩缝的

风管均装设防火阀或防火调节阀。

3. 空调通风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均为不燃或难然B1级材料并要求得到消防、

环保等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

4. 密闭走道、房间与地下游泳馆等处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机

械排烟

系统与补风系统。

5.比赛馆按4-6次换气次数设置机械排风设施。

6.各空调、通风机组电源与防火阀及烟感报警系统连锁,并由消防控制室集

中控制。

7.管道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第三章 抗震设计专篇

一、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1、本工程主体育馆内有6014固定座位、2442活动座位,属观众座位很多的大型体育馆,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4-2008》,抗震设防类别应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2、本工程其余与主体育馆用抗震缝分开的结构部分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二、 地震作用:

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2、 本工程主体育馆属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根据《XX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第207号令中第十一条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应提高至0.10g。

三、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

1、参考本工程东侧运动场及南侧综合科研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确定本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属Ⅱ类,特征周期为0.40s,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2、 参考附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确定本工程建设场地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液化和软弱土层;有可能本场地中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有中等湿陷性,但总湿陷量会小于50mm,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

3、 本工程皆可采用天然地基,拟做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四、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1、本工程各部分之间拟设抗震缝,把体型、平立面复杂的建筑分成四个相对平立

20

面规则的结构单体。

2、 本工程主体育馆属空旷的大跨度结构,平面布置尽可能的规则、对称;楼面、看台采用现浇结构以确保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地下室顶板按嵌固端要求设计。

五、结构体系:

1、本工程各部分皆采用框架结构;主体育馆屋盖拟选用钢网架结构形式。主体育馆框架抗震等级按重点设防级要求,提高为二级;其余部分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 本工程主体育馆楼面及篮球训练馆屋面皆为大跨度结构,也是结构抗震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大跨度钢网架、钢桁架梁可以考虑采用隔振、减震橡胶支座;预应力砼框架梁,应配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提高构件的延性。

六、结构分析:

1、本工程拟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08年版)进行结构分析。 2、虽然按照《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的规定,6度区网架结构本身可以不进行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但主体育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需考虑大跨度网架屋盖的影响。结构计算分析中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皆按两个主轴方向输入,同时考虑5%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第四章 人防设计专篇

一、 设计依据

1.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有关人防设计要点。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年版) 3.《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火设计规范》(GB50098-98 2001年版)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

二、 建筑设计

根据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将下达的本工程人防设计要点,进行建筑平面设计:确定平面位置、各功能的分布、防护单元的划分、口部的设计等等

人防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每层作为一个防护单元,各有两个不同位置的直通室外的出入口。相邻抗爆单元之间设置抗爆隔墙,墙上开设连通口,在洞口一侧设置抗爆挡墙。

设计中拟考虑平战功能的转换措施,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空地下室的功能转换。主要措施是:砌筑防护单元内抗爆隔墙及挡墙,关闭防护密闭门与外界隔离,砌筑战时房间及在平时车道出入口处封堵。

各防护单元内设置了男女厕所,战时水箱,战时盥洗间平时预留上下水,设备及墙体战时安装砌筑。

三、 结构设计

根据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将下达的本工程人防设计要点,进行结构设计:选定各部位的人防荷载、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尺寸等。

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各防护、密闭门均采用成品。

四、 给排水设计

根据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将下达的本工程人防设计要点进行相应的设计。 1.给水

(1)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2)各防护单元用水量根据功能和掩蔽人数等确定。 (3)水来源:

各防护单元饮用水、生活水取自临战前加工的钢板水箱。厕所用水利用平时使用的消防生活水库,战前清洗。 (4)战时水箱

防护单元内临战前分别设置的饮用水箱和生活水箱容量,根据功能和掩蔽人数确定。 2.排水

(1)每个防护区分别设置能满足所掩蔽人数需要的水冲式厕所,战时安装卫

21

生设备,水厕下设置集粪池。

(2)每个防护单元内预留污水集水坑若干,可容纳隔绝防护时间内的内部排水。污水采用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排出。 3.消防

(1)消防系统为平战结合。

(2)平时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40 l/s。 (3)平时喷淋消防用水量为40 l/s。

(4)在口部、设备机房等处须配置手提式CO2灭火器。 4.管材

(1)给水及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2)人防工程排水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五、 电气设计

1. 每个防护单元单独设置人防配电间,每个防护单元的配电回路均各自独立,自成一个系统。电源引自本楼地下一层的变电所,每个人防防护单元的照明和动力各引两路,在人防专用配电间内自动切换。

2. 每个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靠侧边上方0.3米处应预留SC40穿墙管一根作为战时三防信号线穿越防护区时专用。

3. 进出防空地下室的电气线路,室外采用埋地敷设的电缆经防爆波电缆井引入或引出,并预留备用穿线管。有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墙和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或预留的备用管孔分别作好防护密闭和密闭处理,从其它部位进入地下室的管线也应做好防护密闭处理具体做法详见《人民防空工程大样图集》2002RD。

4. 人员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侧设置呼唤门铃按钮,门铃设于防护区内,门铃按钮须满足抗爆要求,平时施工时注意在门上方预埋穿线管(SC15)。 5. 每个防护单元照明均单独设置配电箱,由双电源供电,自成一个系统。 6. 人防地下室的照明灯具和线路应尽量满足平战两用功能,或临战前稍加改造,以减少平战转换时间。

7. 为满足战时要求,防护区内的灯具临战前加装防掉落保护网罩, 防护区外的灯具不受此限制。

8. 地下室内部引至密闭门外的照明线路应单独设置回路,以保证当防护区外的线路被破坏时防护区内的灯具和线路仍正常工作。

六、 暖通空调设计 1.工程概况

根据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将下达的本工程人防设计要点进行暖通专业的设计。

2.平时利用进排风竖井,采用机械送排风系统满足平时各房间通风要求,并设机械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以满足火灾时各房间排烟要求。

3.人防战时的通风方式分三种: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 4.人防战时通风的设计参数 (1)新风量标准 通风方式 新风量标准(m3/p·h) 清洁式 7 滤毒式 2.5 隔绝式 全回风 (2)防毒通道的换气数:30~40次/h。 (3)防护单元战时的隔绝时间≥3小时。 (4)隔绝防护时,室内CO2容许含量≤2.5%。 (5)战时滤毒通风时,室内正压值为40~50 Pa。 5.人防战时的通风方式

(1)清洁式:新风经防护设备与滤尘设备后,由电动脚踏两用离心风机运行送风;排风由轴流风机经防护设备排出室外。

(2)滤毒式:新风经防护设备与滤尘、滤毒设备后由电动脚踏两用离心风机运行送风;排风利用自动排气活门超压排气,当工事内外压差小于30Pa时,不允许人员出入。

(3)隔绝式:采用平时或战时风机进行室内空气内循环。

2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