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分类:公共基础课

建议学时:64(理论课学时数:58学时,实践课学时数:6学时) 学 分:3.5学分

适应对象:电子与计算机类专业、机电与汽车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建设团队:黄吉聪、赖江基、张美花、林水香、崔尚魏、袁青等;

一、 总论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在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必须、够用”原则及各专业对各种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量化思维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的。 2. 课程价值和功能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和提升各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数理基础和数理思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必须、够用的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理论理解能力、量化解决相关专业问题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等。

本课程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服务性的地位,主要为后续的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数理准备,其所服务的专业、课程如下图所示:

电子与计算机类专业 工程数学:拉氏变换与逆变换 《工 程 数 学》 高等数学机电与汽车类专业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 《经 济 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 《财务管理学》 《仓储学》 《统计与数理统计》 (二)改革理念 1. 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必须、够用”为改革基本理念,注重让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数理知识和数理方法,培养量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重点

本课程的改革重点主要有三个:各专业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量的课程实训; 3. 预期目的

初步打算经过大约一年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大体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并能摸索实践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后能增加适量的课程实训,以提高学生量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1.让学生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工具;

2.让学生初步掌握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微分思想和定积分思想等数学思想; 3.初步培养学生量化分析问题和量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分目标

1.数理知识: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常微分方程初步、数学软件;

2.应用能力:极限应用、导数与微分应用、积分应用; 3.量化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建模初步;

三、 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及建议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64,每周4课时,具体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时安排如下:

周次 1 课次 1 2 3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1.1集合 §1.2函数§1.3函数的几种特性 §1.4初等函数 理论 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实验实训时数 作业 及 测验 2 2 教学方法及 手段 启发式教学 讲练结合 讲授法、比较法 讲授法、比较法 讲授法、比较法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案例教学、讲授法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2 4 5 3 6 7 4 8 9 5 10 §2.2求导法则与导数基本公式1 11 §2.2求导法则与导数基本公式2 6 12 §2.3隐函数的导数 13 §2.4高阶导数 7 14 §2.5微分 8 15 复习第二章 复习第一章 §2.1导数的概念 §1.8两个重要极限 §1.9函数的连续 §1.5数列极限 §1.6函数极限 §1.7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6 §3.1微分中值定理 17 §3.2洛比达法则 9 18 §3.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的判定 19 §3.4函数的最值及应用 10 20 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经济管理) 曲线凹凸性和曲线曲率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讲授法 讲练结合 讲授法、比较法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逆向推导教学法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 21 复习第三章 11 22 §4.2不定积分 23 §4.3积分的运算(第一换元法) 12 24 §4.3积分的运算(分部积分法) 13 25 §4.1定积分及其运算 26 14 §4.4积分式的建立与积分应用1 §4.4积分式的建立与积分应用2 复习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式初步 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实训1 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实训2 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实训3 2 27 28 29 30 31 讲练结合法 以练测赛促学 以练测赛促学 以练测赛促学 15 16 32 小 计 学 时 合 计 学 时

四、 实施建议 (一) 教与学 1. 教学方法

50 56 6 8 8 本课程的教法多种多样,但教无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讲授法讲练法、启发法、问题引导教学法、以练测赛促学法等。

2. 学法指导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