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 1 页 共 6 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对点训练:原子的核式结构

1.(2016·上海高考)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

A.电子 C.质子

B.中子 D.原子核

解析:选D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在原子的中央存在一个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物质,将其称为原子核。故选项D正确。

2.(2015·安徽高考)如图所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

A.M点 C.P点

B.N点 D.Q点

解析:选C α粒子(氦原子核)和重金属原子核都带正电,互相排斥,加速度方向与α粒子所受斥力方向相同。带电粒子加速度方向沿相应点与重金属原子核连线指向曲线的凹侧,故只有选项C正确。

3.(多选)(2016·天津高考)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 714N获得反冲核 817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选AC 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49Be,获得反冲核 126C,发现了中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对点训练:原子能级跃迁规律

第 2 页 共 6 页

4.(2017·衡水枣强中学高三检测)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AEn=-2,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n

11A.A 163

C.A 16

7B.A 1613D.A 16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铬原子n=1能级能量为:E1=-A,n=2能级能量为:E2=A3A

-,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能量为:ΔE=E2-E1=,n=4能级能量为:44AA

E4=-,电离需要能量为:E=0-E4=,所以电子从n=4能级电离后的动能为:Ek

16163AA11A=ΔE-E=-=,故B、C、D错误,A正确。

41616

5.(多选)(2017·唐山二模)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W0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h C.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小 D.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将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解析:选BCD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并不是光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金属的逸出功W0=hν,得截止频率:ν=

W0,故B正确;h

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个光子的能量值越大,光子的个数越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故C正确;一群处于第四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根据C42=6知,将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

6.(多选)(2017·安徽师大附中二模)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n=2、3能级所对应的能量分别为E2和E3,大量处于第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放出若干频率的光子,依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光子的最大频率为

E3-E2

h

第 3 页 共 6 页

B.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对应的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能量也变小 C.若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照到该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3-E2

D.若要使处于能级n=3的氢原子电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能量为-E3的电子撞击氢原子,二是用能量为-E3的光子照射氢原子

解析:选BC 大量处于能级n=3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E3-E1

产生光子的最大频率为;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能量减小,电子离

h原子核更近,电子轨道半径变小;若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恰好等于E2-E1,则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3-E1-(E2-E1)=E3-E2;电子是有质量的,撞击氢原子是发生弹性碰撞,由于电子和氢原子质量不同,故电子不能把-E3的能量完全传递给氢原子,因此不能使氢原子完全电离,而光子的能量可以完全被氢原子吸收。综上所述,B、C正确。

对点训练: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7.(多选)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B.α、β、γ三种射线都是电磁波

C.α射线由高速氦原子核组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D.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解析:选CD 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A错;α射线是α粒子流,由高速氦原子核组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B错,C对;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D对。

8.(2016·上海高考)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

A.1位 C.3位

B.2位 D.4位

解析:选C α粒子是24He,β粒子是-10e,因此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2×2+1=-3,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

第 4 页 共 6 页

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

9.(多选)(2015·山东高考)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解析:选AC 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知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选项A正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选项B错误;14C的衰变方程为 146C→ 147N+-10e,所以此衰变过程放出β射线,选项C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选项D错误。

10.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1530P衰变为1430Si,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90234Th衰变为 91234Pa,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

A.电子、 91234Pa、1430Si、正电子 B. 91234Pa、电子、正电子、1430Si C.1430Si、正电子、电子、 91234Pa 解析:选B

D.正电子、1430Si、 91234Pa、电子

3030 0

15P→14Si++1e(正电子),产生的两个粒子,都带正电,应是外切圆,

mv

由R=qB,电荷量大的半径小,故3是正电子,4是1430Si。 90234Th→ 91234Pa+-1 0e(电子),mv

产生的两个粒子,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应是内切圆,由R=知,电荷量大的半径

qB小,故1是 91234Pa,2是电子,故B项正确。

对点训练:核反应方程与核能计算

11.(多选)(2017·枣庄二中高考模拟)科学家利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24He+13H+4.9 MeV和12H+13H→24He+X+17.6 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