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全)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红楼梦研究》

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2.《红楼梦》作为一部艺术杰作,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体。 3.《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

史。 4.《红楼梦》是伟大的,也是复杂的。因此,就像歌德感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样,人们也常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5.《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这表明《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反复阅读《红楼梦》。 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来说,应该产生于清代康、雍、乾时期,即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隆前期。

8.满清入关后,以亡明为鉴,针对所说的种种弊端,励精图治,国势日隆,终于在康乾时期走向全盛。

9.《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七年,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0.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也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政治氛围中不得不采取的艺术手法。

11.曹雪芹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着最为切身的体验。《红楼梦》在五十三回写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年底来交租便是对此形象的描绘。

12.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界,从总体来说,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复杂历史时期。 13.曹寅的口头禅:“树倒猢狲散”。

14.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儒)等人在思想上能取得巨大突破,显然与他们适应了时代的呼唤与期待有关。

15.明代中后期,由阳明心学思潮而掀起的狂飙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性自由的渴望,对物质欲望的肯定,使人们痛彻淋漓地感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16.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们以研究明亡为契机,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转而对君主专制、民族大义、学校制度等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鲜明看法,成为了时代最强音。 1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1)作者对明末以来的男女真情、个性自由等传统命题做了全新的探索,高举思想解放大旗,歌颂男女发乎自然的真情,继承并发展,并对传统儒学思想做了激烈的批判;(2)作者又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导致人欲横流的时代作了毫不留情的指责。

18.(1)对林黛玉、贾宝玉、晴雯、司棋、尤三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对“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爱情独立”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

(2)对薛宝钗、花袭人、贾探春、史湘云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既肯定她们身上过人的才气,又对她们忠于时代的道德约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3)对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中老年女性所代表的传统道德的因袭与压抑,作了辛辣的讽刺。

19.从曹家的诗歌创作来看,曹寅的诗是接近或者说是学盛唐的,他主持编过《全唐诗》。 20.曹雪芹以《红楼梦》这样一部悲剧,从爱情、家族、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再现了末世不可救药,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唱了一曲悲挽欲绝的挽歌。 21.清代乾隆五十六年、五十七年,程伟元、高鹗分别先后刊印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22.程伟元在《红楼梦序》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高鹗在程甲本《红楼梦序》中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 23.直到二十世纪初,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经过系列考证后,方才认定《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

24.清代乾隆时期,著名诗人袁枚(居住在南京随园),在《随园诗话》卷二中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25.明义在《题红楼梦》诗的《小引》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26.最有力的证据是永忠的诗《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诗中说:“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永忠是从墨香那里得到《红楼梦》的,墨香则是敦敏、敦诚兄弟的叔叔。 27.曹雪芹的祖籍应是辽阳,本为汉族,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的?包衣?。曹家的发家,从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开始,在其祖父曹寅时达到极盛,到其父曹頫这一辈开始衰落。

28.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后四次都在曹寅任江宁织造期间,住在织造府。其中,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时,曹寅的母亲孙氏谒见,康熙看到她时很高兴,说:“此吾家老人也。”当时,堂中正值萱花盛开,于是康熙亲笔提写“萱瑞堂”的匾额,古人以“萱”喻母,“瑞”指人瑞。

29.雍正六年七月,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发现六尺高的巨形镀金狮子一对。这是曹、李两家相继被抄家的原因之一。

30.雍正五年,曹頫因为“骚扰驿站”和亏空织造款等罪名被罢职抄家。

31.曹家之所以被抄,并不是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牵涉到政治斗争。此前,曹寅的大女婿多罗平郡王讷尔苏,已经因“贪婪受贿”被革除王爵;曹寅的妹夫傅鼐,从十六岁起就担任雍正的侍卫,也于此前一年被革职,流放到黑龙江。 32.曹雪芹约出生于雍正元年(1723年),这正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

33.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或芹溪居士。约生于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723),卒于壬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1763),享年40岁。 34.关于曹雪芹的卒年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壬午除夕,一种是癸未除夕。壬午除夕是因为在甲戌本的脂砚斋评语中有一条批语明确地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35.敦诚的《挽曹雪芹》诗中明确说:“四十年华村付杳冥,哀旌一片啊谁铭”,“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36.说曹雪芹生于雍正元年,有一条重要的参照系,是作品中的人物年龄。比如:甄宝玉的年龄,作品在五十六回中交代为十三岁。甄宝玉与贾宝玉,一“真”一“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从作品构思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二而一的关系。周汝昌和邓遂夫都认为,甄宝玉的年龄应该和贾宝玉的年龄一致。 37.负责曹家抄家的是继任的江宁织造随赫德。

38.《红楼梦》中第二回借冷子兴与贾雨村之口,说:“贾府虽然萧索了,但是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是气象不同。”

39.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纪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是十五岁了。

40.(1)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葬花吟》 (2)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林黛玉 (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探春

(4)嗳呦呦,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第十六回)赵嬷嬷

(5)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第三十九回)刘姥姥

41.宁府与荣府,作者对荣府颇多亲近之情,对宁府则深恶痛绝,曾借柳湘莲之口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42.秦可卿的告诫,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她解释说,家族的败亡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所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其次,她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43.敦诚的《寄怀曹雪芹》诗中写到:“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用典说明曹雪芹生活状况。 44.敦诚的《寄怀曹雪芹》:“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蓠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敦敏的《题芹圃画石》绝句:“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曹雪芹所画的嶙峋怪石,正是他自己个性与艺术风格的最形象的写照。

45.乾隆二十六年,敦诚、敦敏兄弟前来探望曹雪芹,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两首诗:哥哥敦敏的诗题为《赠芹圃》,敦诚的诗题为《赠曹雪芹》。

46.《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为高鹗所做。《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叫《石头记》,但《石头记》都只有前八十回,且均为抄本;而早期的《红楼梦》的刻本均为一百二十回本,它们由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十七年(1792)刊刻的(分别叫程甲本、程乙本)。 47.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

48.《红楼梦》的版本一般为脂评本系统和程刻本系统。

49.脂评本中的“脂”指脂砚斋。脂砚斋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笔名给《红楼梦》写评语的共有十个名字,即:脂砚斋、畸笏叟、常(棠)村、梅溪、松斋、立松轩、玉蓝坡、绮园、左绵痴道人、鉴堂。其中以脂砚斋的批语最多,也最为重要,畸笏叟次之。

50.脂评本是一个笼统的称谓,目前发现的十二个抄本,不一定都有脂评,但其底本都是脂本。

51.脂评本,是指附有脂砚斋评语的《红楼梦》抄本。主要有以下特点:都是抄本;只有八十回;底本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附有大量脂砚斋等人评语。 52.十二脂本

(1)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十六回,由清代同志年间大兴刘铨福收藏。甲戌本脂评最多,十六回共有脂批1631条。 (2)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存三十八回,为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时的抄本。

(3)庚辰本,又称脂京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七十八回。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即以庚辰本为底本,缺文依照其他脂本或程刻本补齐。有朱墨双色批语,最早、最重要的版本。 (4)列宁格勒藏本,又称脂亚本,书名《石头记》。 (5)有正本,又称戚序本、脂戚本,书名《石头记》。

(6)蒙古王府本,又称蒙府本、脂蒙本,书名《石头记》。 (7)南京图书馆藏本,又称脂宁本,书名《石头记》。 (8)靖应鲲藏本,又称靖本、脂靖本,书名《石头记》。

(9)甲辰本,又称脂梦本、脂晋本,书名《红楼梦》。存八十回,缺半页。是现存各种抄本中最完整的本子。

(10)科学院藏本,又称梦稿本、脂稿本。 (11)己酉本,又称脂舒本、舒序本。 (12)郑振铎本,又称脂郑本。

53.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文的八十回抄本补足一百二十回后而印行的版本。一般有如下特点:都是刻本;都是一百二十回;书名是《红楼梦》;没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54.程刻本书名全称《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有甲、乙、丙三种版本。

55.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印本,一百二十回。程乙本,是前一年出版的程甲本的修订本。两个版本的问世仅相隔七十天。程乙本共修改了程甲本21506字,其中前八十回改了15539字,后四十回改了5976字。

56.评本,程甲本问世后,出现了依附正文加以批注的本子。以道光十二年(1832)刊行的王希廉评本影响最著。

57.王希廉评本。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 58.张新之评本。张新之,号太平闲人,又号妙复轩。

59.姚變评本。姚變字梅伯,一字复庄,号大某山民。其评点分总评和分评,有《人索》、《事索》、《余索》。

60.王瀣评本。王瀣,字伯沆,江苏南京人。他于1914——1938年间,花二十四年工夫评点《红楼梦》。以王雪香(王希廉)评本为底本,分别用朱、黄、绿、墨、紫五色加批,共写评语12387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