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

第三节 重油部分氧化

一、工艺条件

1.温度:一般认为甲烷与蒸汽及蒸汽的转化反应是重油气化的控制步骤。反应方程为:CH4+H2O→CO+3H2

C+H2O→CO+H2 热力学分析:

均为可逆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可提高甲烷与碳黑的平衡转化率。 动力学分析:

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甲烷和碳黑的转化反应速率。

国内T<1300 ℃ ①保护炉衬和喷嘴 ②O2消耗指标(T提高,氧耗增加)

2.压力:重油气化是体积增大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看,提高压力是不利的。但是提高压力反应物含量增加,对加速反应也是有利的。

加压气化的优点:

?随着压力的提高,气化炉生产强度成比例的增大,从而可缩小设备容积。 ?节省动力(节省3/4的动力)。 ?加压气化有利于清楚炭黑

④加压气化对下游工序的脱S和脱C也是有利的 3.氧油比(m3O2/Kg重油):

氧油比对重油气化有决定性影响,耗氧又是主要经济指标。因此,氧油比是控制生产的主要条件之一。

4.蒸汽/油比:

重油部分氧化过程加入蒸汽,不仅是作为氧化剂与各种烃类进行反应,而且还可以起到缓冲炉温和抑制炭黑生成的作用。加入量的多少,生产中用蒸汽油比的大小来表示。

原料油中杂质的影响 ?含硫量的影响

计算表明,含硫量增加时,干气及有效气体产量下降。硫不仅消耗H2及CO生成H2S

文档

和COS,而且也增加下游净化工序的负荷并加剧设备和管道的腐蚀。

?原料油中C/H比的影响

当炭黑最终返回到原料油中时,C/H比将提高。此时,干气、有效气体产量下降,CO含量提高,H2含量下降。而用轻质原料油则相反。

?原料油中水含量的影响 二、工艺流程 1. 由四个部分组成:

(1)原料油和气化剂(O2+H2O)的预热 (2)高温下部分氧化

(3)出口高温合成气的热能回收 (4)碳黑的消除与回收 2. 根据热能回收方式不同: (1)德士古(Texaco) 激冷流程 (2)谢尔(Shell) 废热锅炉流程 1德士古(Texaco) 激冷流程 ○

激冷流程的特点:工艺流程简单,无废热锅炉,设备紧凑,操作方便,热能利用完全,可比废热锅炉流程在更高的压力下气化。不足之处是高温热能未能产生高压蒸汽,要求原料油含硫量低,一般规定S<1%,否则需用耐硫变换催化剂。

2谢尔(Shell) 废热锅炉流程 ○

废热锅炉流程的特点:利用高温热能产出高压蒸汽,对原料重油含硫量无限制,下游工序可采取先脱硫后变换的流程。不足之处是废热锅炉结构复杂,材料及制作要求高,故目前工业上气化压力限于6MPa以下。

3石脑油萃取炭黑流程 ○三、主要设备 1.气化炉 1顶部设置喷嘴 ○

2上部为燃烧室 ○

3下部为激冷室 ○

4激冷环是下降管的水分配器,是气化炉最易损坏的部件。 ○

5严重结渣问题 ○2.喷嘴

文档

(1)重油气化对喷嘴的要求: 雾化好、气化反应好、寿命长、动力省 (2)喷嘴的结构及型式

结构:○1原料重油和气化剂通道○2内外喷头及调节机构○3冷却水套

本课小结:本章主要讲授了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

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2 第二章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教学目的:掌握原料气的脱硫、一氧化碳变换、脱碳和精炼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确

定;工艺参数和主要设备的选择;净化系统各种催化剂的应用条件和方法。

教学重点:原料气的脱硫、一氧化碳变换、脱碳和精炼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确定。 教学难点:净化系统各种催化剂的应用条件和方法。 新课内容:

第一节 原料气的脱硫

一、干法脱硫

钴钼加氢—氧化锌法:原理

在有机硫加氢反应的同时还有烯烃加氢生成饱和烃,有机氮化物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氨和烃的副反应。此外,当原料气中有氧存在时,发生脱氧反应;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存在时,发生甲烷化反应;有一氧化碳、水蒸气同时存在时发生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一氧化碳含量很高时还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碳以炭黑的形式沉积在催化剂上。上述的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副反应也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为避免超温应尽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钴钼催化剂时,要求原料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应小于3.5%,二氧化碳含量应小于1.5%。其他操作条件为:温度350一

文档 430oC,压力o.7—7.oMPa,气态烃空速500-2000h-1。 二、湿脱硫法

湿式氧化法脱硫包含两个过程:—是脱硫液中的吸收剂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吸收;二是吸收剂溶液中的硫化氢的氧化以及吸收剂的再生。 (一)吸收的基本原理与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应为碱性物质,使硫化氢的吸收平衡向右移动用碳酸钠水溶液或氨水等作吸收剂。 (二)再生的基本原理与催化剂的选择

碱性吸收剂只能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到溶液中,不能使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因此,需借助其他物质来实现。通常是在溶液中添加催化剂作为载氧体,氧化态的催化剂将硫化氢氧化成为单质硫,其自身呈还原态。还原态催化剂在再生时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后恢复氧化能力,如此循环使用。此过程可示意为:

显然,选择适宜的载氧催化剂是湿式氧化法的关键。这个载氧催化剂必须既能氧化硫化氢又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第二节 一氧化碳变换

一、变换的基本原理 化学平衡

但是,由于变换所用催化剂对反应(4—1)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从而抑制其他反应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平衡组成计算时,仅考虑反应(4—1)的平衡关系。

二、变换催化剂 1、对催化剂的要求

文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