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试题(内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射线检测试题(内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射线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本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射线照像的主要优点是可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大小、深度。 ( ) 2.x射线、r射线和可见光都是电磁波。 ( ) 3.射线检测只能对低碳钢,低合金钢和奥氏体钢进行检测。 ( ) 4.检测用仪器、设备性能应进行定期检定,检定结果合格就行,可不作记录。 ( ) 5.根据容器在使用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压力以及介质的危害性程度,第一类压力容器指的是危害程度最高的容器。 ( ) 6.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必须在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 ( ) 7.锅炉压力容器一般选用的射线照相质量等级为B级。 ( ) 8.压力管道按其用途来分可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 ) 8.为了提高底片清晰度,在能穿透工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用较低能射线。 ( ) 9.X射线管在使用过程中冷却不良会影响管电流的稳定性。 ( ) 10.曝光后的胶片处理过程是显影、停影、定影、 水洗和干燥。 ( ) 11.如果显影时间过长,有些未曝光的AgBr也会被还原,从而增大了底片灰雾。 ( ) 12.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 ) 13.像质计一般应放置在工件源侧表面焊接接头的中间位置。 ( ) 14.标记一般应放在焊缝边缘紧贴焊缝的位置。 ( ) 15.公称厚度是指受检工件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和加工减薄。 ( ) 16.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承压设备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只要有一种方法检测合格,就可以认定此部位合格。 ( ) 17.焊缝缺陷中纵向裂纹指的是与焊熢垂直的裂纹。 ( ) 18.当各类缺陷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平均级别作为对接焊接扫头的质量级别。 ( ) 19.JB/T4730-2005标准中,压力管道对接钢焊缝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圆形缺陷、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共七大类。 ( ) 20.辐射防护一般有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时间防护。 ( ) 21.金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 ) 22. 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是金属热处理的四个基本参数。 ( ) 23.铺设γ源驱动缆绳及输源导管时,应保证导管弯曲半径不小于300mm。 ( ) 24.作业现场的防护与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作业组负责人。 ( ) 25.γ机操作过程必须至少2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 ) 26.γ源每次领用及归还入库时使用人对探伤机主机及附件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就可领用或归还入库。 ( ) 27.γ机领用时,发现故障应立即登记、汇报,项目部应立即追查上一次使用情况及保管情况,若未登记、汇报,最终使用及专管人分担全部责任。 ( 28.γ源收回到贮罐位置,连锁装置应自动锁上,此时行程显示器的数字应为“0000”。 ( 29.γ源在临时存放时不必有人监控。 ( 30.只有在高空作业时才应该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地面上时不必。 (

) ) ) )

二、选择题(本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焊接接头中最常见、最合理的接头形式是( )

A、搭接接头 B、对接接头 C、角接接头 D、T字接头 2.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后( )小时后进行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在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的射线照像中一般使用( )

A、金属增感屏 B、荧光增感屏 C、金属荧光增感屏 4.显影的目的是:( )

A、使曝光的金属银转变为溴化银 B、使曝光的溴化银转变为金属银 C、去处未曝光的溴化银 D、去处已曝光的溴化银 5.锅炉主要参数有( )

A、容量 B、压力 C、温度 D、以上都是

6.透照工件时在暗袋后放薄铅板的作用是( )

A、起增感作用 B、防止工件散射线 C、防止背散射 D、以上都不是 7.Ir192的半衰期为74天,新购入时活度80Ci,148天后活度为( )

A、60Ci B、40Ci C、20Ci D、10Ci 8.γ源的穿透力主要取决于( )

A、射源尺寸 B、射源种类 C、曝光时间 D、源活度

9.JB/T4730-2005中规定采用Ir-192源透照钢、不锈钢等时,AB级的透照厚度范围为( ) A.10~40mm B.14~40mm C.20~100mm D.20~90mm 10.未曝光的X射线胶片盒保存时要:( )

A、平放 B、直立 C、堆放 D、无所谓

11.采用AB级射线检测技术时,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 )的要求。 A.f?100d?b232 B.f?10d?b3 C. ≥700mm D.≥600mm

12.JB/T4730-2005中,采用X射线照相,当焦距为700时,A级和AB级曝光量推荐值为( ) A.10mA·min B.10mA·min C.15mA·min D.20mA·min 13.JB/T4730-2005中规定,环形焊接接头采用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的放置( )个像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怎样辨别一张底片中的像质计灵敏度( )

A.在底片上看到一根完整的金属丝影像时,则认为此金属丝是可识别的。

B.在焊缝上可以看到金属丝影像时,则认为此金属丝是可识别的。

C.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一般是邻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够清晰的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认为此金属丝是可识别的。

D.无论在什么部位,只要能看到一点金属丝影像,则认为此金属丝是可识别的。

15.环缝内透,当焦距小于工件半径时,搭接标记应放在环缝( ),当焦距大于工件半径时搭接标记应放在环缝( )。

A.外侧 B. 内侧 C. 内外侧都可以 16.JB/T4730-2005中规定,AB级技术等级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是( ) A.1.2~3.5 B.1.5~4.0 C.1.8~3.5 D.2.0~4.0 17.JB/T4730-2005中,小径管是指:( ) A.外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 B.内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 C.外直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

D.内直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

18.JB/T4730.2-2005标准适用于厚度为( )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制承压设备的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的质量分级。

A.1mm~200mm B.2mm~400mm C.≤400mm D.≥2mm 19.检测记录和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 A.3 B.5 C.7 D.10

20.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 A.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监督区)、设置告警告标志;

B.佩带个人剂量仪、携带剂量报警仪; C.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监督区)、设置告警告标志、佩带个人剂量仪、携带剂量报警仪; D.设置告警告标志、佩带个人剂量仪、携带剂量报警仪; 21.运输γ源时,人与探伤机屏蔽壳相距应大于( )米。 A.0.5 B.1 C.2 D.3

22.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始前,应先检查现场安全状况,检查内容包括( )

A.脚手架是否牢固 B.无非放射工作人员 C.防护屏蔽物 D.以上都是 23.γ源控制手柄部分若需清洗,可用( )清洗。 A.煤油 B.机油 C.黄油 D.水 24.γ源导源管与机体联接的次序为( )

A.卸下机前端顶的源鞭 B.将源鞭插入到机体端部专设的小管内 C.源出口处接上导源管 D.握住塑料导源管往外拉 E.检查快换接头联结是否牢靠 25.《射线机使用安全操作程序执行卡》的内容包括( ),填写时应对各部分内容分别签名。 A.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B.使用过程记录 C.工作完毕记录 D.异常情况说明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焊缝的内部缺陷有哪些?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2.检查背散射的方法是?应采取哪些方法来减少背散射?

3.JB/T4730-2005中规定,典型的透照方式有哪些?并详细说出每种方法的搭接标记的摆放位置。

4.标记由哪两类组成?各包括哪些?

5.像质计的放置原则是什么?

6.合格底片有哪些要求 ?

7.当一台X射线机一个月没用时,如何手动训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