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月份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月份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沉淀不会消失,A错误;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硝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再加入BaCl2不会产生白色沉淀,B错误;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硝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再加入氯化钠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中加入盐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再加入硫酸钠,会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 18.D

【解析】计算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 氢气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1 mol;

硫酸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7=3.5 mol; 臭氧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 mol×3=3 mol; 水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2=1 mol, 水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1=0.5 mol。 19.D

【解析】实验要节约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 20.C

【解析】灯壶内酒精少于其容积的都应添加酒精。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为宜,C错误。酒精量太少则灯壶中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则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 21.C

【解析】醋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A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杂质HCl,能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B正确;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O2,不必考虑防倒吸,C错误;一旦少量水吸入球形容器,干燥管下端口与烧杯中液体分离,吸入的少量水因重力又回落,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 22.D

【解析】碱石灰能干燥CH4,但是CH4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多余尾气,A错误;碱石灰不能干燥HCl,且HCl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长进短出收集气体,B错误;CO密度与空气密度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收集,C错误;碱石灰能干燥NH3,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能用水吸收多余的NH3,用倒扣的漏斗可防倒吸,D正确。 23.C

【解析】由表格溶解性可知,甲、乙是相互溶解、密度相近、沸点差异较大的两种液体,二者可采用蒸馏法分离。 24.C

【解析】海藻灰的悬浊液过滤(步骤①),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通入氯气置换出单质碘,加入萃取剂(苯或四氯化碳)将碘萃取(步骤③)出来;若从碘的有机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应选用蒸馏(步骤④)的方法;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遇碘离子不变色,不能用淀粉检验碘离子;酒精能与水互溶,不能从碘水中萃取碘。 25.(1)分液漏斗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 (2)BC (3)还原 3CuO+2NH3

3Cu+3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5)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6)

【解析】(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可选用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碱石灰固体等。 (2)制备氯气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A不符合; 制备O2可以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B符合; 制备CO2可以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生成,C符合; NO2是红棕色气体,D不符合。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与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

3Cu+3H2O+N2。

(4)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气,并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

(6)干燥管D增重mg为水物质的量

,装置F测得N2的体积为nL,物质的量=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2=,则氨分

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26.(1)Cl2FeCl22Na+2H2O(2)①2Na+2H2O④Cl2+2OH

+

+

。 2Na+2OH+H2↑

-+

2Na+2OH+H2↑②Fe(OH)3+3H

Fe+3H2O ③2Fe+Cl2

3+2+

2Fe+2Cl

3+﹣

Cl+ClO+H2O (3)1~100 nm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解析】金属A是食盐中的元素为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Cl2反应的气体甲为H2,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金属A与水反应生成的D为NaOH,盐酸与金属B反应,生成的产物F和气体甲为氢气,金属B与氯气反应生成的G与D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金属B为Fe,F为FeCl2,G为FeCl3,C为Fe(O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乙为Cl2,F为FeCl2。 (2)①金属A为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

2Na+2OH+H2↑。

+

②红褐色沉淀C与物质E反应是氢氧化铁和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

3

+3H

+

Fe+3H2O。

2+

3+

③F与黄绿色气体乙反应是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

2Fe+2Cl

3+

④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实验过程中的黄绿色气体乙,氢氧化钠溶液与该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

Cl﹣+ClO﹣+H2O。

(3)将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会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该液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验证的简单方法: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27.(1)红棕色C+4HNO3(浓)(2)BaCO3 (3)防倒吸

(4)①AC②浓硝酸的分解

【解析】(1)装置A中发生的是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生成NO2、CO2、H2O,三口烧瓶中显示的是NO2的红棕色。(2)NO2、CO2通入Ba(OH)2溶液分别生成Ba(NO3)2和BaCO3,由于Ba(OH)2溶液足量,故溶液为碱性环境,BaCO3不溶解以沉淀形式析出。(3)为防止装置C中酸性气体溶解速率太快而导致C中溶液进入三口烧瓶,装置B应为防倒吸装置。(4)①NO与足量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正确;NO和O2均不具有酸性,B错误;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NO不能,C正确。②装置A中木炭除与浓硝酸的反应外,硝酸不稳定,部分浓硝酸还会发生分解:4HNO34NO2↑+O2↑+2H2O。

4NO2↑+CO2↑+2H2O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28.(1)B(2)①正确②不正确③不正确 (3)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

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 (4)B(5)A(6)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的胶体粒子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2)①甲同学操作正确。②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③丙同学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6)当加入(NH4)2SO4溶液时,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