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 问答题

1 答:水分活度指溶液(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 食品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水分活度的区别:

冰点以上水分活度的计算公式为:Aw=P/P0 ,而结冰后的食品中Aw=P(纯冰)/P0(过冷纯水)。

结冰后,水分活度只与温度有关,不受结冰前食品中束缚水的非水组分的影响。无法根据结冰前Aw的大小来预测结冰后食品组分的变化。即Aw应用于食品品质的分析,只适合食品冻结前;而结冰后的食品不能用Aw预测食品的品质。

冰点以上的食品Aw与冰点以下食品Aw相等时,对食品的意义不同。后者可能因低温而阻止了微生物的生长,与较高的Aw无关,前者则可能正适合微生物生长。 2答: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Aw与食品保藏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Aw与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生长需要的Aw一般较高,但不同的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都需要适宜的Aw范围:细菌最敏感,要求Aw>0.90;酵母和霉菌其次,要求Aw>0.87-0.80;耐干、耐高渗的酵母只要求Aw>0.65-0.60。当Aw<0.50时,任何微生物不能生长。实际应用中,根据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通过控制Aw大小,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比如:干制、糖或盐腌制等保藏食品的方式都可使Aw降低。

②Aw与酶促反应:多数酶促反应要求较高的Aw。当>0.35,随着Aw的升高而加速,可能是低Aw区只有较少的分子移动,阻止了酶与底物的接触所致。如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多数的酶在Aw<0.85环境下酶活性下降。但是脂肪水解酶在Aw0.5---0.1时仍有活性。 ③Aw与非酶反应:

一般非酶反应:食品中的成分之间在一定的Aw下,可发生非酶反应,有的反应是非需宜的,如奶粉的颜色褐变导致Lys的损失,与Aw有关。最重要的一个非酶褐变反应-Maillard反应,一般在Aw0.68(0.6-0.7间)左右最易发生。

脂肪的非酶氧化反应 该反应在Aw为0.3-0.4时反应速率最低,其它水分活度下均有较高的反应速率。据认为:在其它Aw下,反应体系发生改变-参与氧化所需的氧的多少,底物浓度的高低等,而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即低Aw为0.35以下时,随Aw增加,而发生水与氢过氧化结合、与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水化,而使氧化速度下降;高Aw为0.35以上时,随Aw增加,大分子肿胀,氧化的位点暴露,加速脂氧化,催化剂和氧的流动性增加;而Aw为0.8以上时,随Aw增加,因催化剂和反应物稀释,而使反应速度下降。

④Aw与其它反应:除了上述酶促与非酶化学反应受到Aw的影响外,一些食品化学有关的变化——食品成分的特性反应也与Aw有关。如淀粉的老化30-60%水分,蛋白质变性因水分4%以上使易氧化基团暴露和氧的接触所致。 3答:水分活度对脂质氧化的影响规律及原因:

脂质氧化反应在Aw为0.3-0.4时反应速率最低,其它水分活度下均有较高的反应速率。

原因为:在其它Aw下,反应体系发生改变-参与氧化所需的氧的多少,底物浓度的高低等,而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即低Aw为0.35以下时,随Aw增加,而发生水与氢过氧化结合、与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水化,而使氧化速度下降;高Aw为0.35以上时,随Aw增加,大分子肿胀,氧化的位点暴露,加速脂氧化,催化剂和氧的流动性增加;而Aw为0.8以上时,随Aw增加,因催化剂和反应物稀释,而使反应速度下降。 4答:水的生理功能: ①水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水是所有生理生化反应的基础: ③水的比热大,可以调节和维持体温;

④水的粘度小,是体内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可保持关节活动自如,减少损伤。 ⑤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应有的形状、有利于一切生理活动的进行。

水平衡:排出多少水分,就需要供给补充多少水分。如在夏天出汗损失水分多,就比其它季节饮水多,可达到5000mL。也可根据人体每日摄取能量进行估计,成人以1kcal能量需水1mL计算,婴儿以1.5 mL计算。

人体对水的吸收部位:水分主要在小肠吸收,大肠也吸收一部分。 水分的进入途径:摄入、吸收(主要在小肠,少数在大肠)→血管→细胞。

水分的排出途径:①(肾)尿液;②(皮肤)蒸发、汗液;③(肠)粪便;④(肺)呼吸。 5答:单层值:单分子层水的总量被称为单层值。

单分子层水位于吸湿等温曲线的第Ⅰ区,是吸湿等温线开始时稍陡的一段,水分活度在0~0.25之间。

在单层值所对应的水分活度以下反应速度较高的是脂肪非酶氧化。 6答:MSI的意义:

①由于水的转移程度与Aw有关,从MSI图可以看出食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也可以看出如何组合食品才能避免水分在不同物料间的转移; ②据MSI可预测含水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③从MSI还可看出食品中非水组分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 7答:冰与水相比,对食品影响较大的性质差异在以下方面:

①就密度而言,水>冰。0℃时,同质量的冰的体积比水增加约9%,或者增加1.62ml/L。 所以由水变成冰,密度下降,结冰后体积增大,可能造成对食品组织结构、细胞的机械损伤。主要发生在冷冻食品上。

②冰的导热系数与水存在差异。0℃时,冰的导热系数大约为水的4倍。说明冰比水传热快。所以在相同温差条件下,食品组织冻结速度要比解冻快。这一特性,在“高压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冷冻——解冻中有重要意义。

③水的介电常数高。有利于酸、碱、盐等电解质和蛋白质在水中呈溶解状态,阻止正负离子

或基团间的吸引,而水分子本身又能和带电的离子或基团结合成水化膜,从而使溶液保持稳定态。

④水的沸点、熔点高。1个大气压下,100℃沸腾汽化,如果减压,则可使沸点下降。所以,为了防止液体食品在进行浓缩、加热等加工中因温度引起的变质,采用减压低温方法,如浓缩牛奶、浓缩果汁等。反之加压,则可提高沸点温度,加速食品煮熟,如压力锅的使用。 ⑤食品中含有一定的水溶性成分——溶质,而导致食品的冰点下降。一般天然食品的冻结点在-1.0~-2.6℃,-1 ~ -4℃可以完成大部分冰的形成过程,但一般的低温冻藏食品中的水分难以完全凝固。因为食品中水分与其溶解物的低共熔点达到—55~—65℃,而我国冷冻冷藏食品的温度多为—18℃。

8答:大多数冷冻食品主要的冰晶形式为六方形晶型。

第4章 碳水化合物

一、填空题

1、根据组成单体,可将多糖分为 和 。 2、根据是否含有非糖基团,可将多糖分为 和 。

3、请写出五种常见的单糖 、 、 、 、 。 4、请写出物5种常见的多糖: 、 、 、 、 。 5、蔗糖、果糖、葡萄糖、乳糖按甜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 。

6、工业上一般将葡萄糖贮藏在55℃温度下,是因为 。 7、糖类的抗氧化性实际上是由于 而引起的。 8、单糖在强酸性环境中易发生 和 。

9、试举2 例利用糖的渗透压达到有效保藏的食品: 和 。 10、请以结晶性的高低对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转化糖排序: 。

11、在生产硬糖时添加一定量淀粉糖浆的优点是: ; ; 。12、常见的食品单糖中吸湿性最强的是 。

13、生产糕点类冰冻食品时,混合使用淀粉糖浆和蔗糖可节约用电,这是利 用了糖的 的性质。

14、在蔗糖的转化反应中,溶液的旋光度是从 转化到 ,也因此将蔗糖水解产物称为 。

15、糖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 和 。

16、在生产面包时使用果葡糖浆的作用是 和 。在生产甜酒和黄 酒时常在发酵液中添加适量的果葡糖浆的作用是为 。为() 17、用碱法生产果葡糖浆时,过高的碱浓度会引起 和 。 在酸性条件下单糖容易发生 和 。

18、在工业上用酸水解淀粉生产葡萄糖时,产物往往含有一定量的异麦芽糖 和有苦味的 ,这是由糖的 反应导致的。

19、常见的淀粉粒的形状有 、 (椭圆形)、 等,其中马铃薯

淀粉粒为 。马铃薯淀粉粒为()。

20、就淀粉粒的平均大小而言,马铃薯淀粉粒 玉米淀粉粒。 21、直链淀粉由 通过 连接而成,它在水溶液中的 分子形状为 。

22、直链淀粉与碘反应呈 色,这是由于 而引起的。

#23、淀粉与碘的反应是一个 过程,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24、 、 、 、 等在工业上都是利用淀粉水解生产出的食品或食品原料。

25、利用淀粉酶法生产葡萄糖的工艺包括 、 、 三个工序。 26、常用于淀粉水解的酶有 、 、 。

27、制糖工业上所谓的液化酶是指 ,糖化酶是指 和 。 28、试举出五种常见的改性淀粉的种类名

称: 、 、 、 、 。 29、在果蔬成熟过程中,果胶由3 种形态: 、 和 。 30、一般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 、 。 二、名词解释

1、吸湿性; 2、保湿性; 3、转化糖; 4、糖化; 5、糊化; 6、液化; 7、β-淀粉; 8、α-淀粉; 9、解释DE、DS的含义; 10、果胶酯化度; 11、低甲氧基果胶; 12、糊化温度; 13、冰点降低

三、问答题

1、指出影响Maillard反应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方法。 2、什么是糊化?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那些?

3、什么是老化?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在食品加工中防止淀粉老化?何为凝胶化?淀粉凝胶化与老化之间有何区别?

4、果胶有何主要的食品特性?试论述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及影响果胶形成凝胶的影响因素。如何利用果胶制作无糖果冻?

5、何为淀粉的改性?简略说出预糊化淀粉、磷酸淀粉、交联淀粉的改性原理和改性后的应用特点。

6、试比较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异同,并论述他们在水解淀粉的方式和产物上有何区别。

7、试论述糖的溶解度、结晶性、保湿性、吸湿性、冰点降低等性质在实际生产中有何应用,并请举例说明。

8、何为膳食纤维?按水溶性可分为哪几类?有何生理功能?

9、某厂生产的澄清果汁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混浊现象,影响品质外观。请分析原因,并想出解决办法。

10、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碳水化合物的一般摄入量占所需总热能的多少为宜?何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效应和抗生酮作用?

四、应用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