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晓凯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巧妙利用多媒体、多种形式的诵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87-01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精选了几十首优秀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几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如果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1 利用多媒体,激起学习兴趣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黄鹤楼风景图”;然后指着黄鹤楼向学生介绍黄鹤楼的秀美风光;最后,笔者把“黄鹤”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知道黄鹤楼和黄鹤的关系吗?相传,曾有仙人在这里骑着仙鹤到天上做神仙了。出示古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欣赏古曲《阳关三叠》。学生在音乐中,走进诗人送别的场景中,再出示塞外的图片,学生从画面中,就能感知王维为何劝朋友再喝一杯酒,为什么会说西出阳关无故人。 2 理解字词,不妨形式多样

对古诗中的一些字词意思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无赖”当讲“喜欢、可爱”,而非今义。像这样地例子还有很多。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白居易的《草》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