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1000吨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1000吨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节 开采范围和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提供的资料,矿区矿石量如下:根据电积厂年产1000t电解铜的要求,并留有适当发展余地,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为矿石26t/a生产年限按15-20年计算,相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考虑到1号矿带4号矿体氧化矿相对富些,它与矿区的主矿体3号带5号矿体相距0.5~1公里,对将来矿区主矿体影响很小,故首采1号带4号矿体氧化矿,并确定生产前期的露天开采境界。采场总的边坡角暂取50°,其中留有适当的运输和安全平台,部分阶段坡面角70°。平均剥采比为0.6t/t。4号矿体两个采场为生产前期(第1~8年)境界,5号和其它矿体氧化矿石为后备矿量,另行圈定境界。

第三节 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矿山工作制度:矿区位于寒温带,冬季气候寒冷影响堆浸作业,为了与堆浸作业相适当,矿山采用冬季间断其它季节连续的工作制度。每年冬季进行设备的大中修,矿山年工作28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作业。矿山年采矿量:26万吨/年,年采剥矿岩量34万吨/年。矿山日采矿量:714.3吨/天,日采剥矿岩量1214.3吨/天。生产能力验证:采场经常一个阶段工作,每个阶段有一个采矿工作面和一个剥离工作面,按采掘工作线的长度和宽度要求衡量,采掘工作面很富裕,从采矿强度看,年采掘下降低于1个10m阶段,生

9

产能力有保证,采矿强度不大。按采场汽车运输公路通过能力验算,本采场在15辆/h以下,低于三级路面25辆/h,可见公路运输通过能力也是很富裕的。矿山服务年限:4号矿体氧化矿石量160万吨,采场能力26万吨/年,可持产6年;其它矿体氧化矿254万吨作为后备矿量可生产12年,矿山服务年限15-20年。

第四节 开拓运输系统及设备

矿体赋存于低山丘陵带,破碎站、堆浸场均布置在4号矿体西北部的平缓谷地上,废石场在采场四周就近排放。矿石和废石运距在0.8~1.5公里。采场较小,适合采用汽车公路运输,矿山基建工程量小,生产简单易行。采场公路双车道宽12m,布置在采场的一侧,最大坡度8~10%,便于生产,也给扩大生产能力留有充分的余地。矿岩采用ZK-50前装机装载,运输选用解放牌柴油5吨自卸汽车(CA1091K2L2)。

第五节 采剥工作

由于矿体直接出露岩层,矿体内有夹层,采用水平阶段采矿方法,沿走向开采,阶段高度10m。采用KQG-100潜孔钻机穿,大块矿石用Y-24型凿岩机进行二次破碎,选用ZL-50前装机装载,最小工作平台宽度30m,掘沟底宽20m。

第六节 基建和生产进度计划

矿体大部分直接出露地表,有部分复盖土岩。基建期间按满足年产26万吨矿石两级矿量的要求进行剥离,经计算,

10

基建剥离量为4.7万m,其中剥离土岩3万m,副产矿石1.7万m(4.6万吨)。基建剥离安排在0.5~1年时间内完成。根据矿体赋存情况,按尽可能均衡生产剥采的要求,确定生产剥采比为0.7~0.5t/t。生产期间年耗电:34万度/年生产期间年耗水:2万吨/年矿山主要材料耗量:

1、钻杆 4根 2、冲击器外套 15个 3、硬质合金 90kg 4、钢丝绳 110m 5、风管 60kg 6、风绳 200m 7、钎钢 60kg 8、炸药 51t 9、雷管 5000个 10、导火线 4000m 11、导爆线 8400m 12、柴油 540t 13、机油 60t 14、透平油 10t 15、黄干油 10t 16、轮胎 96条

11

第七节 采场排水

采场地处丘陵地带,进入凹陷开采可在采场四周掘排水沟或筑堤(低洼处),以防止外部地面水流入采场。采场内部积水,经计算,采场面积39000m,暴雨汇入量和地下水渗入量为1780m/d。设计选用三台6699×3型潜水电泵(每台排水能力为:Q=66m/h,H=29.1m),其中一台备用。

第八节 爆破材料设施及炸药库

采场用岩石炸药爆破,炸药外购。在矿山附近设置一座5t炸药库(53m)贮存炸药,一座小型爆破材料库(28m)存放其它爆破材料。

第四章 冶炼

第一节 概述

经北京矿冶研究院工程设计院与黑龙江省地矿局地研二所共同协商,在多宝山地区建设年产1000吨电解铜的企业。原料为氧化铜矿,主要来自多宝山铜矿的地表氧化矿,其品位为0.47%,金属总储量为2.03万吨。根据原料的性质,结合国内外生产实际情况,本可研拟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产品为电解铜。1995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采用该工艺在多宝山地区就类似性质的氧化铜矿石进行了200吨电铜规模的工业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暂将该报告—“寒冷地区氧化铜矿浸出-萃取-电积工艺试验研究报告”作为本可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