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大事记20109.16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三十年大事记20109.1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2月20日,郑锐董事长主持召开合肥市有关部门领导会议,布置学校第一栋教学楼建设工作,并积极筹措资金、协调施工单位,限期完工。

三、4月19日,国家计委文教局局长孙钰和文教局教育处杨庆蔚同志来校检查工作,勉励合肥联合大学一定要坚持办下去,确保教学质量,作好人才预测和定向培养工作。

四、5月7日至19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我校作为自费走读类型的高校代表,出席会议。

五、9月14日,举行校第一栋教学大楼落成典礼,省、市领导及有关方面代表出席典礼。教学楼总面积49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上课。15日,学校正式从中国科技大学、太湖路小学迁至黄山路新校址办公及进行教学活动。

六、11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心一签发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1983]158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合肥联合大学。在全国较早确定学校性质和办学方向:“一定要继续坚持联合办学的道路,坚持收费走读,统一招生、不包分配、择优录用。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同时合理利用合肥地区各高校师资、设备潜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的全日制综合性走读大学。待遇与其它全日制高等院校相同”。

七、11月8日,中国科技大学委派伍润生、韦锡波到校工作,贾志斌、谢永和等回科大工作。

八、12月3日,在合肥市委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议,郑锐主持会议,会上学习了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1983]158号文件,认真讨论了合肥联合大学办学中的有关问题及协助筹办烟草学院、学校机构设置和建立领导班子等问题,同时讨论了董事会成员调整问题。

九、1983年,学校第二次征地10.8亩。

一九八四年

5

一、3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办函[1984]19号文件批复: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调整校董事会成员。董事长郑锐,董事(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王成福、王泽农、王鹤鸣、卢岗锋、江孝鸿、刘永生、许建平、许崇璇、沈和湘、辛厚文、杨承宗、谷贵昭、何炳章、陈韧、孟庆隆、施伟国、赵学敏、岳人山、袁矿苏、康文秀、黄荣宗、葛禹平、潘锷璋、操震球、魏心一。

二、3月10日,张大为市长来校与师生座谈,希望合肥联合大学的学生为建设合肥作贡献,并筹划解决第一届357名毕业生工作问题。

三、4月26日,在校电教室召开董事会,董事长郑锐主持会议,会上肯定了联大创办以来的成绩和经验,研究了首届毕业生推荐录用和八四年招生等事项。9月18日,在合肥市委三楼会议室再次召开董事会,讨论副校长人选及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工作。

四、7月1日,在科大礼堂举行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357名应届本科生全部顺利毕业,70%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其中15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34人先后获得“三好学生”光荣称号,有18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省委副书记杨海波、市委书记郑锐、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管惟炎等到会祝贺,顾卓新、王泽农等领导同志和全国学联、金陵职业大学、江汉大学等单位发来贺信贺电。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在毕业典礼上作了题为“为四化建设培育人才,在改革中发展提高”讲话。

五、8月27日,合肥市委组织部组干字[1984]241号文件通知: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合肥联合大学成立党委,施伟国兼任党委书记,伍润生、陈德跃任党委副书记,龚存玲、林启锦、韦锡波任党委委员,任命伍润生任第一副校长,龚存玲任副校长。

六、9月30日,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学校设置校办公室、政治工作处、教务处、中心实验室四个处级机构。

七、10月,经省委决定,鲁先恕任合肥联合大学副校长(副厅级)。 八、10月15日,学校以合肥联合大学校字[1984]第30号文件《关于请求发给合肥联合大学有关文件的报告》呈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之后,学校即收到各级党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6

九、11月20日,安徽省教育工会教工字[1984]30号文件批准,成立合肥联合大学教育工会。

十、11月2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严济慈、清华大学名誉校长刘达、中国科学院干部局局长任知恕在安徽省委副书记杨海波、合肥市市委书记、联大董事长郑锐陪同下,视察了合肥联合大学。

十一、12月5日至8日,由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厦门鹭江大学与合肥联合大学三校发起、召集的闽、浙、皖地方走读大学第一次校际协作会在合肥举行,17所大学的三十位代表出席会议。

一九八五年

一、2月15日,一号实验楼(现为“生化楼”)交付使用,建筑面积为4600平方米(1984年5月20日动工)。

二、3月22日,在合肥市委三楼会议室召开董事会,董事长郑锐主持会议,副校长伍润生、鲁先恕、龚存玲列席会议。会议讨论了联合办学、师资队伍建设、集资兴建学生公寓和毕业生推荐等问题,还讨论了抓好技术开发,逐步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问题。

三、3月31日,安徽省政府与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协议,确定共建合肥联合大学。同年5月16日,下萨克森州科艺部部长助理赫瑟和哥丁根大学教授罗斯纳博士来校参观访问。

四、3月至11月,学校第三次征用土地100.02亩。同年,学生公寓、图书馆开工建设。

五、4月9日、4月17日、4月21日、4月24日人民日报分别以(《改革召唤快出人才》、《新格局与高效益》、《热心家与香饽饽》、《利用“余热”与保护“热源”》)为题,连续报道了合肥联合大学办学经验和事迹。

六、4月13日,召开中国教育工会合肥联合大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校工会委员会,许有森任工会主席。

7

七、9月11日,安徽省副省长王厚宏、副秘书长刘永年访问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并与州长阿尔布莱希特签订共建合肥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合肥联合大学)协议,确定1986年至1990年德方向学校提供300万马克仪器设备,100万马克培训师资。

八、9月,副校长鲁先恕代表学校给省长王郁昭、省委书记黄璜、徐乐义、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卢荣景等写信,要求理顺关系,解决学校规格问题。

九、学校首次面向全国、全省招生。共招收新生1166名,除合肥市考生外,还有本省其他地区和来自江苏、辽宁、四川、湖南、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河北、贵州等九个省、自治区的考生。

十、10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永良、市委副书记、校党委书记施伟国到学校与师生进行座谈,座谈会由龚存玲副校长主持。

十一、11月8日,安徽省委决定事项通知第九号文件正式确定合肥联合大学为厅(局)级机构,校级干部列入安徽省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由省委任免。由于校级规格的确定,12月16日学校以校党字[1985]第7号文件批准校内设5个处、6个系、1个部,即:办公室、政工处、中心实验室、教务处、团委;中文系、经济系、环境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科学技术系、机电系;基础部。

十二、11月19日,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组干字[1985]270号文件通知:经安徽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杨承宗兼任合肥联合大学校长,伍润生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鲁先恕、龚存玲任副校长、党委委员。

十三、1985年,学校与省税务局签订委托定向代培协议。省政府以政办[1985]28号文件《关于同意省税务局委托合肥联合大学定向培养税务人才的批复》予以肯定。协议规定:1985—1995年间,学校每年面向全省税务系统定向招收100名学生,实行有偿培养。另外省税务局一次性支援合肥联合大学基建费70万元(协议执行到90年,因情况变化而终止)。协议执行期间,共培养了500名具有大专学历的税务干部,为提高税务干部文化素质,调整税务干部结构,作出了贡献,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此后学校还先后与金融、电力、烟草等系统签订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