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戊戌维新的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关于戊戌维新的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关于戊戌维新的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摘要:

十九世纪末,外国列强不断侵犯中国,国内封建制度不断遭到质疑,维新

派与守旧派的矛盾逐渐较深,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在中国传播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潮流。从“戊戌变法”一系列的措施来看,戊戌变法的启蒙意义是明显的。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破除封建社会的思想壁垒,对于革除生活陋俗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总的来说戊戌维新运动的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具有启蒙意义。

关键词:戊戌维新、思想启蒙、近代中国 正文: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更为加紧,纷纷割据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然而,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当年九月慈禧太后与一些守旧派大臣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仅历时一百零三天的变法最终失败。虽然戊戌维新运动仅仅存在了一百零三天,但是,在近代史上,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却是不可磨灭的,它在中国传播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潮流。从“戊戌变法”一系列的措施来看,戊戌变法的对于中国思想的启蒙意义是明显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思想启蒙意义主要表现在三点:1.对教育制度的改革;2.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传统的思想壁垒;3.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陋俗的批判与摒弃。

在教育方面:

在戊戌变法前,有很多人就已经对腐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而到了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这些主张变法维新的人士更是把这种批判推到了更高的阶段。维新派在抨击科举制度的同时,还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宣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下令废除八股文,对传统教育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尽管这一改革遭到挫折,但到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新政”,废除八股文,次年又制定了新学制,到了光绪三十一年,最终废除科举制度。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真正起点。

戊戌变法涉及的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1.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2.开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近代学制;3.革新教育内容,“兼习中学西学”;4.“参用泰西学规”,设立京师大学堂。

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政府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学校制度的变革。在之前的洋务运动,虽

然也在京城和各地办了学堂,但是说到底,他们依然游离在中国传统主流体制之外。而在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在学校制度上,维新派把传统的规模小的、不符合要求的私塾、书院,按照西方近代学校的制度,改革成为大、中、小的阶段学制。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统的背诵四书五经,只重人伦教化,逐步改革为“兼习中学西学”,力求“振兴实学”。

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推动中国走向近代的比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功能上,它虽然还没有甩掉传统教育的精英主义和为科举取士培养后备官员的旧套,但已经注意到开发民智、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普及国民教育。令人可惜的是这些改革还没能付诸实践便被扼杀于襁褓之中,但它毕竟意味着“兴学养才”、“变法自强”已成为新的教育国策。可见,在近代史上,戊戌维新可以作为中国教育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分水岭,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里程碑,因而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得第一章。

在突破封建思想壁垒方面:

戊戌维新运动将顽固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戊戌维新运动打破了中国自汉朝以来的“独尊儒术”的局面,维新派大胆吸收西方进化论、社会学、民权说等,并在这些学说上加以修改和创新,提出了自己新的符合当时社会的学术思想。戊戌维新派的文化观念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把西方社会政治说,如进化论、民主平等论,天赋人权论揉进了自己的学说中,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新的文化理念;二是在提倡科学的同时大力宣传民权,从而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其新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维新思想中,民权算是最重要的一点。维新派把兴民权作为去旧除弊的思想武器,维新派还把中国民族的救亡与自强的希望都寄托在民权思想之上。维新派民权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把“兴民权”与“启民智”联系起来,是民权思想带有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不少维新派的人士认为,民权的实现必须以民智的提高为基础,作为戊戌维新代表人物,严复和梁启超格子的启蒙思想中,也都把开民智提到相当高的高度。可以说戊戌维新时期是中国民权思想的真正开端。

另具有代表性的一点是:戊戌维新运动打破了清王朝不许士人结社的禁令,冲击了“君子不党”的儒学旧俗,开创了近代中国民众组党结社的新风。梁启超说:“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人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欲破此痼习,所至提倡学会,虽屡遇反对,而务必达其目的然后以已”②。虽然维新派的活动屡次遭到守旧派的镇压,而且清王朝也在戊戌变法后颁发了“禁立会社”的命令,但是由于维新派的积极活动和维新派思想被民众逐渐认同,民间组党结社的风气已经越来越壮大,最终势不可挡。此后,各种民间结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新思想,新文化也得以通过这些民间的社党不断传播。

从戊戌维新之后,中国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也纷纷独立出来,史学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更新,从治学思想到止血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戊戌维新运动的洗礼,中国近代学术体系的规模大体上具备了。戊戌维新运动对于封建旧思想的革新作用可见一斑。

在破除陋俗方面:

在近代中国时期,中国惯有的一些生活陋俗,如缠足、早婚、留辫等。在当

代的社会学者的解释中,上述的生活陋习可以被称之为“习性”,“习性”不仅是通过传统累积下来的一些社会行为与思想表现的历史残余,而且被解释为一种最低级的实践形式,如仪式、婚姻选择、日常生活的世俗经济行为等等。③

在维新派对于中国封建陋俗文化的批判中,对于婚姻陋俗文化进行的批判可以说具有代表意义。维新派主要是对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度和妇女守节陋俗进行批判,他们强烈批判中国实行的一夫多妻制,认为是:“几等妇女为玩好之物,弃于天地生人男女并重之说不大相刺谬哉”④。维新派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离异自由,革除童养媳的陋俗。维新派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两情相悦才行,认为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否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陋俗。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虽然维新派对婚姻的主张看法十分零散而不系统,但就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维新派的这些“小”观点却成为了维新派破除旧习俗的重要一项内容。

总结: 综上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真正的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维新运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让民主的思想在中国真正得以生存与生长。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另择他途。戊戌维新运动对于当时社会的陋俗的自觉革除和改造,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注释:

①梁启超:《康有为传》、《戊戌变法》 第四册,第10页。 ②《梁启超文集—南海康先生传(1)》 文楷社, 1932 ③斯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 第1~15页,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93 ④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参考文献:

1、王晓秋:《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郑大华、黄兴涛、邹小站:《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 50~56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百度百科:戊戌变法:http://baike.http://m.china-audit.com//view/15917.htm

5、百度知道:戊戌变法的意义:http://zhidao.http://m.china-audit.com//question/280989589.html

6、戊戌变法的启蒙意义:http://www.stuln.com/szjd/ydj/2008-12-22/Article_24214.shtml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