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制度职责汇编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药剂科制度职责汇编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日常药品采购时,如遇抢救药品供应困难,药剂科主任应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6.未经批准药剂科采购员不得借出急救药品。 7.门急诊应储备一定量的抢救药品。 三.处理程序

1.医院遇到群体的突发事件时,应由医院领导安排抢救工作,药剂科主任24小时开机,接到通知时,派专人到场听从指示,准备好需要的药品。

2.抢救药品供应实行绿色通道制,先抢救后交费。

3.如医院药品供应不足时,主管院长有权调动医院的车辆向其他医院求援。 4.听从上级的调遣,随时支持其他医院的药品求援。 四.要求

药剂科要了解药品市场的供应情况,掌握其他医院的急救药品的储存情况,保证突发事件的药品供应。

急救、抢救、应急预案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急救、抢救以及突发药事事件应急预案用药的管理,满足急救、抢救急应急预案用药的需求,保证上述情况下的药品供应,制定本制度。

一.储存足够的抢救用药,保证临床用药需要

1.按照卫生部18类常用抢救药品目录以及各科室不同疾病患者的抢救用药需要,门急诊和各临床科室应储备一定量的抢救药品,并保证药品的完好。

2.医院门诊药房作为急诊用药的供应药房,应储存一定量的抢救用药,保证药品能够满足一般情况下的急诊用药和夜间抢救用药的需要。

3.住院药房作为住院患者用药的供应药房,应储存一定量的抢救用药,以满足病房一般情况下的抢救用药需要。

4.药库应储存足量的抢救用药,保证抢救用药的日常供应。 5.对急诊、抢救以及应急预案用药的管理,医院实行 二.加强应急用药的保障工作,保证供应渠道

1.若门诊药房药品不足以满足急诊需要时,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应立即联系药库发药或联系住院药房调药,应保证药品在一小时内到位。

2.门诊调剂室留有病区药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急诊时间或夜间值班时间联系,及时调剂药品。需要大量使用时,报告科主任调用药库的储备药品。

3.如医院药品供应不足时,药剂科值班人员应立即汇报药剂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联系医药公司送货或向其他医院求援。院外药品应保证12小时到位。

药品特殊安全事件处理预案

根据上级的要求,为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杜绝恶性火灾、药品失窃事故在我院发生,尤其加强麻醉药品暖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定医院特殊药品安全事件处理预案,规定如下。

30

一、概念

特殊安全事件是指:1)医院内发生火灾、药库、调剂室药品失窃以及工作人员的意外伤害。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盗抢、丢失和流入非法渠道。

二、建立医院处理药品特殊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及确定职责 组长:赵刚

成员:田贵明、孙玉刚、赵志强、刘树清。 工作职责:

1、落实医院各项安全措施,宣传消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全院同志提高防火、防盗、防意外意识,防止出现责任事故。

2、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储存使用管理防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弊。 3、发生安全生产问题时负责向上级机关汇报。 具体日常工作由药剂科完成。 工作流程:

1、各临床科室要严格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管理,不得无适应症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防止流弊。

2、药剂科主任是药剂科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工作室组长以及药库人员负责本工作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药剂科各工作室安全工作内容

1、对重点部位、易燃易爆物品加强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保证消防器材的完好,防止过期、丢失。

3、值班人员注意火灾隐患,发现情况及时向医院报告。

4、严禁在工作室内违反医院规定使用电器,因违规而发生的火灾事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5、各工作室工作人员下班前检查电器,应该关掉的断掉电源,防止事故发生。 6、经常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7、药库夜间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门诊夜间值班人员应关好门窗,尽职尽责。 8、及时发现医院常规使用的电器的异常情况,各工作室严禁私拉电源,增加电器时应由医院总务科检查安全情况。

四、措施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专柜储存,按照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保险柜。 2、药库加装防盗窗,防盗门,安装报警装置。 3、药库区24小时人员值班。 4、保卫科夜间巡逻。

5、药剂科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与本科各工作室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示责任。 五、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

1、药剂科药库及调剂室内发生一般火灾、普通药品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失窃、被抢时,立即向药剂科主任报告,主任及时向医院总值班报告。

2、药剂科各工作室的人员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发生火灾时及时灭火。

31

3、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按照医院的指示及时报警。

4、发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时,医务科及时报告院领导,必要时医院安排报警。

药物安全性监测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药物安全性监测,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制定药物安全性监测报告制度。 一.加强药品购入储存环节的安全性监测

按照药品购入储存管理制度保管药品,在购入或储存环节中发现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退货处理。药房在药品储存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及时将问题药品退回药库。

二.加强药品在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

1.门诊在药品配置过程中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报科主任对问题药品作出处理。

2.病区在药品配置过程中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报药剂科进行处理。 三.加强上市药品安全性监测

1.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 2.加强药害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及时进行上报处理。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一.药品不良反应(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三.医院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并指定兼职人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的报告和监测工作。

四.各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如发现可能与所售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上报药剂科,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故报告表》,按规定程序和时限上报。

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记录,详细记录用户姓名、年龄、疾病情况;用药名称、规格、批号、厂家、剂量、用药时间、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处理结果及愈后情况等。

六.调剂发药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药品不良反应史,讲清必须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服用,如用药后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停止用药并向医生咨询。

七.如医院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及时上报。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及救治管理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加强对医院使用药品的安全监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及救治管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对医院2007年11月制定的《***医院不良反应救治预案》加以修改完善,规定如下。

32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1、由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及救治管理工作。

2、有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网络成员负责本部门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异常情况的收集和上报。

3、药剂科负责药品突发事件的整理并上报医院。 二、监测与救治

1、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医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院的知识讲座,使医生、护士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

2、加强医院购入药品的管理,严格把关,严防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进入医院进入临床,防止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群体性药害事件的发生,并减少药品不良反的发生。

3、临床医生、护士严密观察临床使用中的药物,发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刻停药,实施及时的救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由医院组织抢救。

4、发现可疑的群体药品不良反应和使用异常时及时上报医务科和药剂科,并及时停药,积极救治。一旦确定为群体药品不良反应时及时,医院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5、临床医生要认真选择药品,严格按照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使用,做到合理使用药品,防止产生药害事件。药品特殊使用时应由本科主任批准后使用。

三、要求

1、教育全体医生护士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2、全院要重视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药害事件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广大患者的健康负责。

3、对违反规定购入及使用药品而产生群体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责任人按照医院的规定给予处分。

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规定

为了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了解,及时的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给临床各科室,特制定本规定:

1、凡上级药监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下发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的信息后,药剂科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如我院有该药品时应通知医务科并及时作出停药处理,封存药品。

2、在医院药讯中刊登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的主要内容。

3、利用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成员收集临床不良反应信息并对临床通报相关的不良反应信息。

4、临床药师查房时要和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临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通报不良反应信息。

3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