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用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的基准试剂Na2CO3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也偏高。3 配位滴定

(√)1、金属指示剂是指示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指示剂。 1 (×)2、造成金属指示剂封闭的原因是指示剂本身不稳定。 1

(×)3、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2

(×)4、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时,不用测钙镁总量。1

(√ )5、在平行测定次数较少的分析测定中,可疑数据的取舍常用Q检验法。 1 (×) 6、 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1 (×)7、在配位滴定中,若溶液的pH值高于滴定M的最小pH值,则无法准确滴定、 (×)8、EDTA酸效应系数αY(H)随溶液中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低,则αY(H)值高,对配位滴定有利。 2

(√)9、用EDTA法测定试样中的Ca2+和Mg2+ 含量时,先将试样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为5.5~6.5,并进行过滤,目的是去除Fe、Al 等干扰离子。2 (×)10、络合滴定中,溶液的最佳酸度范围是由EDTA决定的 2

(×)11、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2

(√)12、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Ca2+则无法确定终点。2 氧化还原滴定

(√)1、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1

(×)2、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1

(×)3、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1 (×)4、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1 (√)5、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1

(×)6、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1

(×)7、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1

(√)8、 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1

(×)9、φ0Cu2+/Cu+=0.、17V,φ0I2/I-=0.、535V,因此Cu2+离子不能氧化I-离子。2

(×)10、标定I2溶液时,既可以用Na2S2O3滴定I2溶液,也可以用I2滴定Na2S2O3溶液,且都采用淀粉指示剂。这两种情况下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相同的。 2

(√)11、配好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后煮沸约10min。其作用主要是除去CO2和杀死微生物,促进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趋于稳定。 2

(×)12、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2 (√)13、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2 (×)14、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 2

(√)15、碘法测铜,加入KI起三作用: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2

(×)16、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17、 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2

(√)18、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既能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又能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2 重量分析

(√)1、无定形沉淀要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加入沉淀剂速度适当快。1 (√)2、 佛尔哈德法是以NH4CNS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3、 沉淀称量法中的称量式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1 (×)4、沉淀称量法测定中,要求沉淀式和称量式相同。 1 (×)5、共沉淀引入的杂质量,随陈化时间的增大而增多。 1

(√)6、由于混晶而带入沉淀中的杂质通过洗涤是不能除掉的。 1 (×)7、 沉淀BaSO4应在热溶液中后进行,然后趁热过滤。1

(√)8、用洗涤液洗涤沉淀时,要少量、多次,为保证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0、1%,洗涤沉淀每次用15-20mL洗涤液。1

(×)9、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10、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小于0.2mg 1

(×)11、可以将AgNO3溶液放入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1

(×)12、重量分析中当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其他某些组份被被测组份的沉淀带下来而混入沉淀之中这种现象称后沉淀现象。1

(×)13、重量分析中对形成胶体的溶液进行沉淀时,可放置一段时间,以促使胶体微粒的胶凝,然后再过滤。2

(√)14、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2

(×)15、根据同离子效应,可加入大量沉淀剂以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2 其他

(√)1、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违反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1

(×)2、仲裁分析结果比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 1 (×)3、当产品中的某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时,需要制定企业标准。 1 (√)4、含有多元官能团的化合物的相对密度总是大于1.0的。 1

(×)5、在萃取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少量多次萃取的方式比一次萃取的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1989年4月1日发布实施。 1 (√)7、阿贝折光仪不能测定强酸强碱和氟化物。 1 (×)8、分配系数越大,萃取百分率越小。2

(√)9、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

(×)10、GB3935、1-1996定义标准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

(×)11、GB3935、1-1996定义标准化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1

(√)12、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且允许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计量单位。 1

(√)13、采集非均匀固体物料时,采集量可由公式Q=Kda 计算得到。 1 (√)14、试样的制备通常应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基本步骤。 1 (√)15、有机物的折光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1 (×)16、摩尔法可以用于样品中I—的测定 1

(×)17、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固态全部转变成为液态时的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1

(√)18、沸点和折射率是检验液体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标志之一。1

(√)19、氧瓶燃烧法除了能用来定量测定卤素和硫以外,已广泛应用于有机物中硼等其他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2

(√)20、杜马法对于大多数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氮含量测定都适用。1 (√)21、微量羧酸或酯的测定均可用羟肟酸铁比色法来进行。 1

(×)22、四分法缩分样品,弃去相邻的两个扇形样品,留下另两个相邻的扇形样品。1

(√)23、毛细管法测定熔点升温速率是测定准确熔点的关键。 1 (×)24、液体试样的沸程很窄能证明它是纯化合物。 1

(×)25、酯值是试样中总酯、内酯和其它酸性基团的量度。 1

(×)26、制备固体分析样品时,当部分采集的样品很难破碎和过筛,则该部分样品可以弃去不要。

(×)27、碱皂化法的特点是可以在醛存在下直接测定酯。 1

(√)28、无论均匀和不均匀物料的采集,都要求不能引入杂质,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 1

(×)29、我国根据标准的约束性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类。 1

(√)30、保留样品未到保留期满,虽用户未曾提出异议,也不可以随意撤销。1

(×)31、分析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样本的情况,而不是为了获得总体物料的情况。1

(×)32、我国的标准等级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 1 (×)33、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 1

(√)34、产品标准可制定强制性标准,也可制定为推荐性标准。 1 (√)35、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产品的质量情况制定适当高于同种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1

(×)36、企业可单独制定进出口标准。 1

(×)37、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识为红色说明多功能检测设备的某些功能巳失效,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1

(√)38、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是指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1 (√)39、体积单位(L)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非国际单位。1

(√)40、产品质量认证是为进行合格认证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 1

(√)41、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好地确立了特性,用以校准计量器具、评定计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1

(√)4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交换基团是—SO3H。 1 (√)43、液—液萃取分离法中分配比是指溶质在有机相中的总浓度和溶质在水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44、比移值Rf为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之比。1 (√)45、凝固点测定,当液体中有固体析出时,液体温度会突然上升。1 (√)46、重氮化法测定苯胺须在强酸性及低温条件下进行。 1 (√)47、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样量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 1 (√)48、碘值是指100克试样消耗的碘的克数。 1 (√)49、皂化值等于酯值与酸值的和。 1

(×)50、所有有机物中的水分,都可以用卡尔、费休法测定。 1

(√)51、标准,按基本属性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 (√)52、采集商品煤样品时,煤的批量愈大,子样个数要相应增多。 1 (√)53、商品煤样的子样质量,由煤的粒度决定。 1

(×)54、在火车顶部采煤样时,设首末个子样点时应各距开车角0.5米处。 1 (×)55、乙酰化法适合所有羟基化合物的测定。 2

(√)56、试液中各组分分离时,各比移值相差越大,分离就越好。2

(√)57、 纸层析分离时,溶解度较小的组分,沿着滤纸向上移动较快,停留在滤纸的较上端。2

(√)58、煤中挥发分的测定,加热时间应严格控制在7min。 2

(×)59、闪点是指液体挥发出的蒸汽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高温度。2

(×)60、对于烯基的常用定量方法中,能够适用于所有烯基的定量方法是催化加氢法和乌伯恩法。

(√)61、磷肥中水溶性磷用水抽取,有效磷可用EDTA液抽取。2

(×)62、氧瓶燃烧法测定对硝基氯苯中氯含量时,试样燃烧分解后,若吸收液呈黄色,将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2

(√)63、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选择分解试样的方法时应考虑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和干扰元素等几方面的问题。 2

(√)64、经典杜马法定氮常用氧化铜作催化剂,也可用四氧化三钴和高锰酸银的热解产物作为催化-氧化剂。2

(√)65、盐酸羟胺-吡啶肟化法测定羰基化合物含量时,加入吡啶的目的是与生成的盐酸结合以降低酸的浓度,抑制逆反应。 2

(√)66、韦氏法测定碘值时的加成反应应避光、密闭且不应有水存在。 2 (√)67、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装入的试样量不能过多,否则结果偏高,试样疏松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物质中混有杂质时,通常导致熔点下降。2

(×)68、费林试剂氧化法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亚甲基蓝指示剂可以直接用费林试剂滴定还原糖。2

(√)69、乙酰化法测定醇含量可消除伯胺和仲胺的干扰,在反应条件下伯胺和仲胺酰化为相应的酰胺,醇酰化为酯,用碱中和后,加入过量的碱,酯被定量地皂化,而酰胺不反应。 2

(√)70、以韦氏天平测定某液体密度的结果如下:1号骑码在9位槽,2号骑码在钩环处,4号骑码在5位槽,则此液体的密度为1.0005。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