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3分)(2010?潍坊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A.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解答: 解:①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①错误;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易错点为①,注意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8.(3分)(2012秋?芜湖期中)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刻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 A.B. v (H2)=0.6 mol/(L?min) v(NH3)=0.4 mol/(L?min) v (N2)=0.3 mol/(L?min) C.D.v (NH3)=0.02 mol/(L?S) 考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比较反应快慢,其它条件,反应越快,温度越高,注意单位要一致. 解答: 解:对于N2+3H2?2NH3,都转化为氢气表示的速率, A、v(NH3)=0.4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v(NH3)=×0.4mol/(L?min)=0.6mol/(L?min), B、v (H2)=0.6 mol/(L?min), C、v(N2)=0.3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N2)=3×0.3mol/(L?min)=0.9mol/(L?min), D、v (NH3)=0.02 mol/(L?s)=1.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v(NH3)=×1.2mol/(L?min)=1.8mol/(L?min),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故D反应最快,温度最高,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快慢的比较、影响速率的因素等,难度不大,判断反应快慢是关键,注意掌握反应快慢的比较,1、归一法,即注意转化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2、比值法,即某物质表示速率与该物质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反应越快. 9.(3分)(2010秋?宣城期末)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v1增大,v2减小 C.D.v 1减小,v2增大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化学反应中,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无论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解答: 解:对于CO2+C=2CO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对于N2+3H2=2NH3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v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即化学反应中,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无论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10.(3分)(2015?房山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B. C. D. 考点: 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 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 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压强大小. 11.(3分)(2009?天心区校级模拟)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 ) 25% 12.5% A.B. 大于25% C. 小于25%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则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压强逐渐减小,达平衡时,B容器压强大于A容器压强,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解答: 解:2SO2+O2?2SO3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则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压强逐渐减小, B容器压强大于A容器压强,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大于25%,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把握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2.(3分)(2012秋?芜湖期中)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3KSCN+FeCl3?Fe(SCN)3+3KCl,当达到平衡时,(从离子方程式的角度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溶液颜色变浅 B. 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 C. D.加水稀释,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3+分析: A、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与铁离子反应,溶液中Fe浓度降低; B、Fe与OH生成Fe(OH)3沉淀,导致Fe浓度降低; ﹣3+C、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分析,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SCN浓度不变; D、结合平衡常数分析,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降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降低更多; 3+解答: 解:A、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与铁离子反应,溶液中Fe浓度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故A正确; B、Fe与OH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导致Fe浓度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故B正确; C、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SCN浓度不变,K和Cl不参加反应,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不变,故C错误;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3+﹣3+﹣3+3+﹣3++﹣ D、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降低,溶液颜色变浅,c(SCN)?c(Fe)降低更多,平衡左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比较基础,注意(3)中根据平衡常数理解平衡移动. 13.(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0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的转化率减小 C.D. C的体积分数下降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2mol/L,而此时为1.0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2mol/L,而此时为1.0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应为x+y>z,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平衡向正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 D.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浓度的变化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14.(3分)(2015春?衡水校级期中)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T Z 物质 ﹣10.1 0.2 0 初始浓度/mol?L ﹣10.05 0.05 0.1 平衡浓度/mol?L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2 B.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C.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根据转化率=计算; 3﹣3+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